目前位置:首页 > 易筋洗髓 > 林家樂的《易筋洗髓》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 林家樂的《易筋洗髓》
● 《易筋洗髓》原文解讀
● 《易筋》修煉心法提要
● 《易筋》修煉視頻、照片
● 《洗髓》修煉心法提要
● 《洗髓》修煉視頻、照片
● 《易筋洗髓》由林家樂解密?
● 《易筋洗髓》由心造體的運動,溝通再接充實宇宙能量?
 

林家樂的《易筋洗髓》

 



林家乐生命学——關于“易筋洗髓”的解說視頻

 

 

 易筋洗髓

 

  易筋洗髓(一)

 
   想過嗎?
 
   你是為什麼活著的?
 
   想過嗎?
 
   整個人類是為什麼而活著的?
 
   有人說:
 
   人是為“活著”而活著的。
 
   我卻說:人是為“活著的感覺”而活著的,每个人最后必须找到灵魂的正确归宿!
 
   人最大的苦困與疑惑,在於“活著的感覺”無窮無盡!想與不想;存在與不存在;喜歡與不喜歡;對應與不對應;對等與不對等……甚至愛與不愛。仁,孔子向老子問“仁”,真義在哪里?在於孔子不能夠確定一個人與這一個人和他以外的所有的人及所有的物之間“活著的感覺”分辨之正確定義。老子的學問最重要的是《生命學與生命管理學》,天命所限,人道發展至春秋時期“中原必須斷道”,老子受上天差遣必須把這個唯一真實正確的人類《生命學與生命管理學》轉移到西域去傳播;中原已被規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所傳播的學問就只能是《社會管理學》,老子的《生命學與生命管理學》的實質實際的傳播就在中原消失了!(這消失了的學問對於人類生命《易筋洗髓》的實現,卻異常重要,非他不成!)
 
   嚴格地說,“做人”之初,上天是不許“人”知道應該怎麼樣活著才對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人”“活”得有趣味!  
 
   想想也真是的!如果“做人”一開始就讓你知道應該怎麼樣活著才“正確”,千人一如,萬人無別,世界就不會是這般好玩的了!
 
   自有歷史以來,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或者說都必須知道“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歷代的思想家、哲學家、宗教家、文學家、教育家、藝術家、詩人……各人都有自己的探討說法。而宗教家更是眾人之中詮釋“生命真相”的權威!
 
   “佛”是“生命真相”的“覺”者,“學佛”即是“學禪”。“學禪”就是在探索《生命學》。學“禪”的目的是要讓人“易筋洗髓”、“脫胎換骨”、“從凡返聖”。
 
   為什麼要“易筋洗髓”、“脫胎換骨”、“從凡返聖”?
 
   因為“聖人”是“戰勝自己的人”!在人世間,只有聖人才真正懂得“人”和懂得“人應該怎麼樣活著才對”!只有“脫胎換骨”才能夠返複“聖者”的本相,從而活得自在無愁,快樂無憂,身體健康而且充滿智慧。凡人,則與此相反!
 
   怎麼樣才能成為“自在無愁,快樂無憂”的“聖人”?
 
   先讓自己透徹瞭解“道”或“禪”的真理,並且運用這個“道理”去戰勝自己!
 
   凡人因為“陰陽對立混淆相爭”心地自然而然不單純而使身體不健康。聖人知道“純陽(般若)單純”的重要性,明白“陰陽”與“純陽”實為一體,須用超常的“純陽慈悲心”去護愛“陰陽眾生”,自己才能夠超生了死、脫離凡塵魔煉的苦難!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時刻處於寂靜無欲、無念、無生、無住、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狀態,給自己保持健康而強盛!“純陽無相”的“能知之知能”是我們人類生命的“原始大智慧”。佛家稱“祂”為般若、菩提、法身、佛性、本體、妙能、妙有…… 懂了祂,進入不二法門,唯一的篤定護守著,由“祂”來主宰自己活著的生命感覺,以“不易”收“變易”,逐步讓“陰陽”化成“純陽(般若)”!──這樣就學會了“以無礙眼等視眾生”,最終歸回般若“清虛”原始。這種棄妄返真,從低級生命狀態向高級生命狀態“脫換”的過程,就是“易筋洗髓”、“脫胎換骨”、“從凡返聖”的過程。“ 我覺故我在。”“覺”──覺知,也即是“基督教”裏說的“靈”。三藏《緣起經》說:“我生故彼生,我有故彼有。”“我生”、“我有”的“我”,就是“覺”。就是“純陽法身”。就是“原始覺知”的“能”。這個“能”就是我們日常口中所說的“大我”與“小我”!這個“能”也就是“真空藏妙有”的“妙有法身”!也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的“心”!
 
 
    易筋洗髓(二)
 
 
   生命的過程是肉體和心靈共同感受生活遭遇的歷程!我們有一個心,這個心在不斷的讓我們感覺和理會──怎麼樣“活著”才對!
 
   雖然大家都期待自己可以很自然地“活著”,但“自然”卻必須懂得什麼是“真心”!
   
   我們的“心”很厲害!
 
   往往認為“有事”了,就“有事了”!認為“無事”了,就“無事了”!
 
   我們的“所做所為”都是跟著我們的“心”一日復一日往前走的!
 
   《易筋洗髓》的實現就完全依靠這個“心”!  
   
   我們從純陽本體法身轉化成為陰陽人類之後,感覺、體會“人生”已經“足夠”了!鳥倦知返了!不想再迷惑、不想再痛苦、不想再不安了!我們像“放逐自己外出流浪”厭倦了,想回家了!離鄉別井沿途顛簸不定心身失所而求穩定心安了!──當我們產生這種心態的時候,我們必須運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理義來洞悉“真心”!了知、徹悟“真心”的真面目!實現《易筋洗髓》的“生命蛻變”,從而獲得新生!《心經》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易筋洗髓》過程的必然體會和覺悟!當你進入《易筋洗髓》修煉的深層次,你就會真實深切的體會到什麼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也會因之確認“真心”是什麼!也會確認“如來般若”、“菩提法身”、“原始佛性”、“清靜本體”──空妙靈虛!因為“陰陽善惡”的“分別心”一直包裹著“原始佛性”的光輝,我們平常“人”才不能夠知道“祂”的真面目和重要性!我們只有堅定的選擇用這個“原始佛性”去過好這一輩子!──去掉“分別心”如如不動的守住原始本體真心,(这个真心的觉知妙能就是“宇宙能量”最重要的部分,)回歸“不二法門”而不退轉!《易筋洗髓》就會不求自得!
 
 
 
什麼人需要易筋洗髓?  
 
  1、渴望從低級生命狀態向高級生命狀態蛻變的人。

   2、對中國禪武醫易四元一體的學問具濃厚求知欲望的人。

   3、在生命历煉過程中“五勞七傷”期待脱换的人。

   4、感覺“人生”太苦太難,走投無路的人。

   5、聞說“易筋洗髓”的好處,誠心求學的人。

   6、“鳥倦知返”的人。
 

 

 

  

 

    “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大慈大悲的原態之心,給眾生充滿了希望與光明!你的那一顆慈悲的心,就是優秀人類的真心!你的那一顆善良的心,也就是宇宙原始的真心、就是你我日夜追尋的佛菩薩的真心!有了“祂”,才有世間美好的一切!失去了“祂”,世間就失去了希望和光明!

 

    “心美的人”,真的是人見人愛呀!在“心美的人”周圍總是洋溢著溫暖、美好、歡喜、溫馨和感人。心美的人,能讓人看到了她,一切煩惱一切痛苦,都好像瞬間煙消云散!


    活著,只在試煉我們的心!!!


   《心經》──心徑,我們生命回歸安樂之徑。

 

 
弘一法師手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附文:

 

宇宙的終極密碼:從老子到釋迦牟尼到愛因斯坦

 

 

 

  普朗克量子常數——神秘的宇宙精靈

  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普朗克博士,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感歎道: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

  有形無形皆是不斷振動的能量,兩者的分別在於振動頻率不同,因而產生不同意識或形式的不同物質。振動頻率高的成為無形的物質,如人的思想、感覺和意識;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物質,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體等等。用“頂天立地”來形容人類的處境是最恰當不過了。人同時存在於兩種不同的世界,頭上頂著高層次的靈性世界,腳下踏著物質化的實體世界,人既有肉體也是靈體。乍聽之下靈與肉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觀念,但靈性和肉體並非毫不相干,因為物質即能量,有形無形皆是不斷振動的能量,兩者的分別在於振動頻率不同,因而產生不同意識或形式的不同物質。

  振動頻率高的成為無形的物質,如人的思想、感覺和意識;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物質,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體等等。關於物質即能量(energy,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氣”或是物理學上的“振動”),源自古埃及和希臘的“秘傳哲理”談到宇宙七個原理的“振動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沒有任何東西是靜止的,一切都在動,一切都在振動。”

  而東方聖賢,如佛陀,也在2600年前指出,宇宙間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動組成。近代的科學也印證了能量和物質間的關係,最有名的就是愛因斯坦的E=mc2(E是能量,m是品質,c是光速)。

  然而,由於人類受限於感官所能觸及的三維空間及線性的時間觀念,誤把實體的、有邊界的物質,與連續的、波動的能量場視為兩種不同的東西,前者以牛頓的古典動力學(classical dynamics)為代表,而後者以馬克斯威爾(James C. Maxwell)的古典電動力學(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為代表,兩者成為19世紀末古典物理學達到巔峰的兩大支柱。

  可是,當科學家再往最微細的次原子領域探索,或向最廣闊的宇宙蒼穹深究時,卻發現在人類感官經驗所不及的境地,物質與能量的本質其實是合而為一的。20世紀初的量子力學及相對論,也徹底顛覆了古典物理機械式的時空觀。最著名的就是德國量子物理學家普朗克的E=hv(E是能量,h是一個量子常數,v是振動的頻率),當一個事物常數不變的情況下,振動頻率越高,它的能量越強。

  大衛·霍金斯的“能量級別論”

  我們之所以認為“物質和能量”或“肉體和靈體”截然不同,是因為我們人類有著二元(兩極)化思考模式。我們所知道的事物,幾乎都是來自知識和邏輯,而知識和邏輯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為語言的基礎,這種模式使得人類變成二元化的產物,有著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裏有“善”就有“惡”,有“對”自然有“錯”,有“好”更是有“壞”,有“快樂”當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對立面。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Dr. David R.Hawkins)的“能量級別論”研究告訴我們,善的能量級別高,惡的能量級別就低。如下表:

  1. 開悟正覺:700~1000 

  2. 安詳平和:600

  3. 寧靜喜悅:540

  4. 愛與崇敬:500

  5. 理性明智:400

  6. 寬容原諒:350

  7. 希望樂觀:310

  8. 淡定信賴:250

  9. 勇氣肯定:200

  10. 驕傲輕蔑:175

  11. 憤怒仇恨:150

  12. 渴望欲望:125

  13. 恐懼焦慮:100

  14. 憂傷懊悔: 75

  15. 冷漠絕望: 50

  16. 罪惡譴責: 30

  17. 羞愧恥辱: 20

  低於10的人,亞健康、慢性病或者病重

  接近0級的人,頻臨死亡。

  所以,古人雲“生命在於運動” ,這句話無論在“內靜外動(體育)”還是“外靜內動(禪定)”,都是正確的。

  打個比方,物質和能量像是處於一漸層連續體(continuum)的兩極,一極為黑,一極為白,介於兩極之間是灰色,而這具有黑白兩極特色的灰色,包含著從偏白的灰色漸次發展到偏黑的灰色,這現象正如“秘傳哲理”中“兩極原理”(Principle of Polarity)所說的:“一切成雙,一切皆有兩極,一切皆有對立面,相似和相異是一樣的,相反的東西其本質也是一樣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極端的狀況會彼此相遇,所有真理不過是半真理,所有的矛盾也許互相調和。”

  因此,人的靈體和肉體是同一件事,同屬一漸層連續體的兩端,正如是與非、善與惡、快樂與痛苦本質並無不同,分別只在於能量振動有所差異。

  如果以靈學和療愈學來說,能量振動頻率高而且精細的能量,是屬於高層次的自性本體;當振動頻率降低時,產生的物質就愈粗重(比如人的肉體),肉體在人類的四個次元中是頻率最低的。

  * 為什麼人的肉眼看不見靈體?

  也許有人要問,既然有靈體的存在,為什麼人的肉眼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 一般而言,人類生存的世界是一個物質世界,位於前面所談的連續體的末端,和另一端無形靈性世界相較,這個物質世界比重大、振動低,因此肉體的察覺力非常有限。

  人類經由眼、耳、鼻、舌、身來感覺。每一種感官,都可以察覺到高高低低不同的頻率。

  例如人的耳朵可聽到的頻率範圍,最高可達到每秒20000赫茲、最低可聽到每秒16赫茲。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某一個範圍內的頻率,例如當振動頻率在500~536兆赫之間時,眼睛就會看到黃色。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紅橙黃綠藍靛紫,紫色是人類肉眼可以看到顏色的極限。其實,在紫色之上還有振動頻率更高的紫外線,在紅色之下也有振動頻率更低的紅外線,但因為振動頻率過高或過低,超過人類肉眼可以看到的範圍,所以我們看不見。電磁波頻譜從交流電的幾十赫茲到伽馬射線的大於3×1019赫茲,範圍非常之大,而人眼可見的光波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

  我們察覺不到的事物,難道就表示它不存在嗎?事實上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存在我們的四周。上面所談的紫外線或紅外線,它不但存在,而且還滲透到人類的肉體之中。在肉體或物質世界之外,存在著振動頻率更高的廣大世界。如果我們調整自己的能量振動頻率,就可以突破限制,接受到廣大世界中的資訊,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體或物質世界的層次中。

  世上所有的東西,不論是固體、氣體或是液體,不論是有形或無形,都是一種能量的表現。而能量是不滅的,既不能被創造也無法被銷毀,這也是經過科學家如愛因斯坦等人所印證過的事實。

  然而,科學家還印證了另一事實,那就是“能量是可以轉換的”,可以從振頻低的一極轉換成連續體上振頻高的另一極,這一事實對人類來說可是個大好消息,這表示我們是可以經由一些方法來調高我們自己的能量。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昇華成精細輕快、密度小的能量。

  正基於這個觀點;UFO專家提出大膽設想,以前認為在外星的ufo生物其實可能生活在地球上,只不過他們生活在高頻率空間中,我們的肉眼所見頻率是看不到這個空間的。

  這讓我想起清華大學有門課程,關於“物質、能量、資訊”,揭示了宇宙三種不同的存在形式。傳統養生學經常提到“人有三寶精、氣、神”,剛好對應了物質(精)、能量(氣)、資訊(神)。這難道是巧合嗎?結合《道德經》延伸,物質(陽)、能量(?)、信息(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炁以為和”。“一”是什麼?“炁”又是什麼?人的肉眼看得到資訊嗎?看得到能量嗎?

  * 共振能使低頻變高頻

  為了說明能量是如何從低振頻轉換到高振頻,必須提到1665年荷蘭科學家賀金斯(Christian Huygens)所發現的“共振原理”(entrainment):當兩種有著不同週期的物質能量相遇時,振動韻律強大的物質會使較弱的一方以同樣的速率振動,而形成同步共振現象。也就是說,強大韻律的振動投射到另一有相對應頻率的物體上,而此振動韻律弱的物體由於受到相對應頻率之週期性的刺激,因而與較強的物體產生共鳴而振動。

  賀金斯曾在房間裏的牆上並排放置不同速率的老爺鐘,然後走出房間,第二天再回來時發現老爺鐘的鐘錘皆以同速率同步擺動,其後許多人相繼重複此鐘錘實驗,屢試不爽。事實上,“共振”可以說是一種共鳴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比如琴弦,未振動的琴弦會受強烈振動琴弦的影響而一起共振;再舉個女高音震破玻璃杯的例子,女高音高頻的歌聲(無形)能提高玻璃杯(有形)的振動速率,當振動高到某一程度,玻璃杯無法再維持玻璃的形狀因而破碎。

  當你和人談話很投機產生共鳴時,或課堂上老師的談話很吸引你而你猛點頭時,你的腦波可能正在共振;有時與人相處,彼此雖無言語卻靈犀相通,也是共振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願意花錢買機票,千里迢迢去參加某法師或牧師主持的法會或佈道大會,你若坐在他們的振頻範圍之內,你的能量也會隨之提高。

  你可能會問,能量的“高”和“低”是怎麼定的?到底能量“高”或“低”意所何指?我們常聽人用“能量”來形容人、物或地理環境,“此人很有能量”或“這地方能量很強,風水不錯”。可惜的是,目前為止,科學界還沒有任何“絕對”的科學標準或儀器能精確測量世上所有的能量。

  因此,在療愈學或靈學上,要測量能量的高或低,傳統上都是靠測量者的超感能力(超視覺、超聽覺、超嗅覺、超味覺、超觸覺或動覺)。由於每一種能量皆有特定的脈動(亦即其振動頻率),可以用超感官去測量,舉個用超觸覺或肌肉動覺測能量的例子:如到市場買水果,我伸手去感覺來自兩個不同農場的蘋果,A蘋果感覺上脈動慢些,B蘋果感覺上脈動快些、振動的“質”也精細些,我當然會選擇能量較“高”的B蘋果。

  除了靠超感能力外,各文化也有特定的方法測量能量,如西方用占卜杖或占卜枝來測地下水或礦脈,這古老的方法即使是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仍被廣泛使用。安慈的大哥10多年前退休後想離世獨居,在加州的天使營山區買下20多英畝的地,這大片荒地當時沒路、沒電、沒水,要在其上建屋子居住,當務之急自然是找水源鑿井,他請的便是當地的“導者”(Dowser)為他找水。安慈的養父生前在加州的莫得斯朵(Modesto)擁有大片農場,農場上10多幢房子是安慈小時候跟著他合建的,他告訴我,他找水源從不假他人,也是用柳枝占卜找水源。本書在“氣輪”一章所談的擺錘測量也是相同的原理。

  近代一位法國物理學家寶維斯(Antoine Bovis)用鐘錘原理發展出“寶維斯尺度”(Bovis Scale),有系統地用資料來測量並記錄物質的能量,任何東西都可測量出用數字代表的值。對生物體來說,6500單位以下是負值,對健康有害;6500為中性,不好不壞,若是對健康有益,必須至少在8000以上。比如說,如果將之用來測量地理,所得之值若是低於6500則不適合人居住,可能是地下水脈流經之處或正好是地球輻射線較強之處。另外,教堂鐘聲為11000,宗教廟宇為14000。

  若用“寶維斯尺度”來測量人體,在細胞層次上,癌細胞都低於6500,正常細胞的DNA 高於6500,至於全身的能量,有病的人測出的數字低於6500,感覺疲倦的正常人為6500,身體健康的人為7500,精力充沛的人為8500,有能力療愈別人的人至少是8500,有靈媒能力之人少9000,不少長期修行者所測出的能量值遠超過10000。

  * 療愈密碼,把低頻能量提升成高頻能量

  所謂的“療愈”,其實就是透過“共振”來轉換人的電磁場中低頻能量狀態,這表示我們是可以經由一些方法來調高我們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轉化昇華成精細輕快、密度小、振頻高的能量。共振可應用在人體的各個層次上,在細胞層次上來說,我們可以將人體內堆積過多的自由基轉換成為陰離子;在肉體上,可以將高度濃縮的腫瘤轉換成密度較小的健康肌肉;在情緒上,我們可以將比重大的痛苦昇華成比重小的快樂;在認知上,可以將負面的批判轉換成正面的欣賞,將悲觀的看法轉為樂觀的態度;在靈性上,可以將人的意識從原本只認同有形的肉體,提高到也能感覺無形靈體的狀態,從而喚醒我們的靈性意識,重新和自性本體聯結,最後達到和宇宙合為一體的狀態。

  我們從物理學的角度出發,卻準備帶各位走一趟心靈之旅,心物本來就是相互融合的,

  我們發現許多西方近代偉大的心靈,越深入其物質科學研究領域,就越能體會心靈與物質的相通之處。例如從玻姆的全息宇宙觀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一多相融溶的“華嚴世界”——整體包含個體,而個體也包含整體的訊息,每一個體都是本自俱足的。

  在接下來的章節,我們會從“自性本體”、“高層自我”逐步認識到“低層自我”,在生命藍圖的暗示下,我們會體會到所謂“療愈”,其實就是回歸自性本體的“覺悟”過程,這過程始於“創傷”、終於療愈,卻從不曾離開創傷,以較時尚的科學術語來說,就是創傷本來就具有療愈的所有密碼,只等著我們去解碼,創傷與療愈本來就是同個本質的兩個面向,看似二元對峙,實則本自如一。就像華嚴世界一般,從高層自我到低層自我,從物質的肉身到高次元的能量體,所有的空間都是互相融合、互相滲透,自性本體從未遠離。請讀者不要把高層與低層看做一個直線的兩極,否則就墮入了二元化的思考模式,使得創傷與療愈反而變成互相否定對峙的客體。

  依循本章所提的許多偉大學者從物質過渡到心靈的足跡,我們建議讀者在往下的身心探險旅程中,帶著三個寶貴的心靈鑰匙:

  開放的視野:驚奇的喜悅往往隱藏在別無去路的困頓之後,所以別忙著否定任何與我們刻板經驗不同之處。跨越二元對立的平等心:莫要去區分好壞、善惡、高低,只要區分就有界限,就砌了一道阻礙悟道的高牆。

  用心去體會的直覺:碰到難解迷惑之處,與其用腦思考,不如用心去導航。

  * 量子之父問道古聖先賢

  當有人問你,哪位是世界上最偉大科學家?你會肯定的回答:愛因斯坦!

  愛因斯最偉大的成就:《相對論》190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其核心內容源於愛因斯坦兩個偉大的實驗:

  一個尺縮效應;一個鐘慢效應。

  尺縮效應:尺子的長度在三維空間相對不變,而在超越三維空間的速度下運行,速度越快尺子會越縮短。當速度越接近光速,尺子的品質接近於0(佛家稱為“空”),揭示宇宙中空間的相對性;

  鐘曼效應:鐘錶的時間在三維空間相對不變,而在超越三維空間的速度下運行,速度越快鐘錶會走得越慢。當速度越接近光速,鐘錶的時間趨於停止(佛家稱為“定”)。揭示宇宙中時間的相對性。

  不可思議吧!那是因為你的的思維模式沒有超越三維空間的世界觀,但是,愛因斯坦和釋迦牟尼佛做到了!

  再看看科學家在顯微鏡發現了什麼吧!

  “物質-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納米-誇克……”

  最終發現的物質,竟然在顯微鏡下是看不到的,這種物質被稱為“誇克”——世界上最小的物質或者類物質,或者根本不存在,不對!“有”或者“無”,陰和陽,色或空,乾脆叫“0”?

  《道德經》“有,萬物之母,無,天地之始”。“萬物負陰而抱陽,中炁以為和”。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亦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正像科學家發現的“誇克”,這種物質既簡單又神秘——超級震撼了人類!

  談到誇克的特性,更是奇妙無比:

  1、其中有兩種誇克——中微子和光子,在絕對靜止狀態下,它品質是0,它一動要麼是+、要麼是-,所以,科學家發現的“誇克”幾乎同時出現一正一負的“對誇克”。這不禁讓我想起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二是指陰陽,三應該是五行(因為元素週期表裏面的元素幾乎都可以按“金木水火土”分類了),“三生萬物”可以理解為這五種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的組合就形成了宇宙萬物啊!那麼“一”是什麼呢?沒錯,當然就是指“0”!還記得佛祖說過“四大皆空”嗎?還記得六組說“本來無一物”嗎?緊接著——

  2、它的壽命 ∞(無窮大)。難怪古聖先賢、歷朝歷代的修行者都在“禪”“定”修煉悟道,以求長生久世,其實是都想得到這個∞(無量壽),因為“一定成功”!不“定”當然就難成功!順便提一下:品質為0的東東正是無量光!“無量光”“無量壽”合起來正是佛家唱號“阿彌陀佛”,道家稱的“無量壽佛”,這些咒語神秘莫測,世間幾個人能明白啊!0其小無內其大無外,表示“空間”;∞不生不滅無始無終,表示“時間”;空間為“宇”,時間為“宙”,怪不得古往今來那些修道者果真很長壽啊!我恍然大悟——原來古聖先賢(內求法)和現代科學家(外求法)都是在忙活探求“宇宙”真相呢。

  再看下麵:老君山108米的老子塑像

  老子右手《道德經》,左手一個指頭。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難道這個“一”就是“炁”(qi4聲,指先天之氣)???

  總之:這些都是末學從愛因斯坦相對論裏悟道點兒感想,距離“宇宙真相”差距甚遠。僅供仁者、智者朋友們參考吧。

  讓我們把思維進一步擴展一下,如果人體是一個小宇宙的話,那裏面的粒子是不是就相當於宇宙當中的星球啊,一定是的,那粒子上面會不會有生命呢?可能就有生命存在。這可不是我思路廣,釋迦牟尼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學說。

  “釋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對三千大千世界瞭若指掌,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中有三十三個界定範圍,而生命則以十種不同的形式和等級遍及於三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在華藏世界內有十種不可說佛刹微塵香水海,無極無盡。有無數個像西方極樂世界的星體,並且仔細詳盡地解說那裏的情況。

  他告訴人們地球就像一個橢圓形的庵摩羅果,這是2000多年以後才被科學家證實的啊!他講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這若干極微緣聚構成,他還講了一粒沙裏還有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一粒沙子就像一個宇宙一樣,裏面也含藏像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有星球,也有山川河流。他還說一滴水中有八萬四千生命 ……”

  如果人類未發現顯微鏡,恐怕到現在還認為佛陀是在講迷信了!聽起來很玄哪!可是如果看看這些照片,我覺得這也並不玄,一切皆有可能。所有的科學定律都只能在特定的時空中成立,它們多數從一開始就註定會遭到修正甚至否定的命運。釋迦牟尼佛觀察宇宙就像一個視力正常的人觀察大象一樣,而科學的方法則是一群盲人在摸象,他們研究的成果絕不是大象的全體和真實。

  佛陀教我們要“但求本,不愁末”。他說法四十九年,種種方便,長說短說、橫說豎說,並非是想告訴我們大象鼻子有多長,尾巴多少毛這類技術的問題,而是教我們這群盲人睜開眼睛而已!

  如此看來,我們的肉眼真的很局限,讓我們只看到表像,看到假像,而看不到真相。我們的“看不見就不相信”的觀念是不在理,得轉變一下了!!!

  現代物理科學研究者也應知,要找到組成物質的最細結構(如量子級別物質),只能是徒費心機,或者“如是說”而已,因物質只是一種幻相,它沒有常而有質礙的最細塵粒,若在虛幻的現象界中尋找,將會離真相越來越遠,永遠也不可能窮盡其微,只有轉而研究人的內心(如禪定態),宇宙物質之迷才有解開之時。

 文章来源:稻田报告

2015年10月24日更新

 

 

 

 

 宇宙的終極密碼:從釋迦摩尼到愛因斯坦

 

  普朗克量子常數——神秘的宇宙精靈

  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普朗克博士,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感歎道: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

  有形無形皆是不斷振動的能量,兩者的分別在於振動頻率不同,因而產生不同意識或形式的不同物質。振動頻率高的成為無形的物質,如人的思想、感覺和意識;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物質,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體等等。

  用“頂天立地”來形容人類的處境是最恰當不過了。人同時存在於兩種不同的世界,頭上頂著高層次的靈性世界,腳下踏著物質化的實體世界,人既有肉體也是靈體。乍聽之下靈與肉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觀念,但靈性和肉體並非毫不相干,因為物質即能量,有形無形皆是不斷振動的能量,兩者的分別在於振動頻率不同,因而產生不同意識或形式的不同物質。

  振動頻率高的成為無形的物質,如人的思想、感覺和意識;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物質,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體等等。關於物質即能量(energy,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氣”或是物理學上的“振動”),源自古埃及和希臘的“秘傳哲理”談到宇宙七個原理的“振動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沒有任何東西是靜止的,一切都在動,一切都在振動。”

  而東方聖賢,如佛陀,也在2600年前指出,宇宙間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動組成。近代的科學也印證了能量和物質間的關係,最有名的就是愛因斯坦的E=mc2(E是能量,m是品質,c是光速)。

  然而,由於人類受限於感官所能觸及的三維空間及線性的時間觀念,誤把實體的、有邊界的物質,與連續的、波動的能量場視為兩種不同的東西,前者以牛頓的古典動力學(classical dynamics)為代表,而後者以馬克斯威爾(James C. Maxwell)的古典電動力學(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為代表,兩者成為19世紀末古典物理學達到巔峰的兩大支柱。

  可是,當科學家再往最微細的次原子領域探索,或向最廣闊的宇宙蒼穹深究時,卻發現在人類感官經驗所不及的境地,物質與能量的本質其實是合而為一的。20世紀初的量子力學及相對論,也徹底顛覆了古典物理機械式的時空觀。最著名的就是德國量子物理學家普朗克的E=hv(E是能量,h是一個量子常數,v是振動的頻率),當一個事物常數不變的情況下,振動頻率越高,它的能量越強。

  大衛•霍金斯的“能量級別論”

  我們之所以認為“物質和能量”或“肉體和靈體”截然不同,是因為我們人類有著二元(兩極)化思考模式。我們所知道的事物,幾乎都是來自知識和邏輯,而知識和邏輯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為語言的基礎,這種模式使得人類變成二元化的產物,有著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裏有“善”就有“惡”,有“對”自然有“錯”,有“好”更是有“壞”,有“快樂”當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對立面。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Dr. David R.Hawkins)的“能量級別論”研究告訴我們,善的能量級別高,惡的能量級別就低。如下表:

  1. 開悟正覺:700~1000 

  2. 安詳平和:600

  3. 寧靜喜悅:540

  4. 愛與崇敬:500

  5. 理性明智:400

  6. 寬容原諒:350

  7. 希望樂觀:310

  8. 淡定信賴:250

  9. 勇氣肯定:200

  10. 驕傲輕蔑:175

  11. 憤怒仇恨:150

  12. 渴望欲望:125

  13. 恐懼焦慮:100

  14. 憂傷懊悔: 75

  15. 冷漠絕望: 50

  16. 罪惡譴責: 30

  17. 羞愧恥辱: 20

  低於10的人,亞健康、慢性病或者病重

  接近0級的人,頻臨死亡。

  所以,古人雲“生命在於運動” ,這句話無論在“內靜外動(體育)”還是“外靜內動(禪定)”,都是正確的。

  打個比方,物質和能量像是處於一漸層連續體(continuum)的兩極,一極為黑,一極為白,介於兩極之間是灰色,而這具有黑白兩極特色的灰色,包含著從偏白的灰色漸次發展到偏黑的灰色,這現象正如“秘傳哲理”中“兩極原理”(Principle of Polarity)所說的:“一切成雙,一切皆有兩極,一切皆有對立面,相似和相異是一樣的,相反的東西其本質也是一樣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極端的狀況會彼此相遇,所有真理不過是半真理,所有的矛盾也許互相調和。”。

  因此,人的靈體和肉體是同一件事,同屬一漸層連續體的兩端,正如是與非、善與惡、快樂與痛苦本質並無不同,分別只在於能量振動有所差異。

  如果以靈學和療愈學來說,能量振動頻率高而且精細的能量,是屬於高層次的自性本體;當振動頻率降低時,產生的物質就愈粗重(比如人的肉體),肉體在人類的四個次元中是頻率最低的。

  為什麼人的肉眼看不見靈體?

  也許有人要問,既然有靈體的存在,為什麼人的肉眼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 一般而言,人類生存的世界是一個物質世界,位於前面所談的連續體的末端,和另一端無形靈性世界相較,這個物質世界比重大、振動低,因此肉體的察覺力非常有限。

  人類經由眼、耳、鼻、舌、身來感覺。每一種感官,都可以察覺到高高低低不同的頻率。

  例如人的耳朵可聽到的頻率範圍,最高可達到每秒20000赫茲、最低可聽到每秒16赫茲。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某一個範圍內的頻率,例如當振動頻率在500~536兆赫之間時,眼睛就會看到黃色。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紅橙黃綠藍靛紫,紫色是人類肉眼可以看到顏色的極限。其實,在紫色之上還有振動頻率更高的紫外線,在紅色之下也有振動頻率更低的紅外線,但因為振動頻率過高或過低,超過人類肉眼可以看到的範圍,所以我們看不見。電磁波頻譜從交流電的幾十赫茲到伽馬射線的大於3×1019赫茲,範圍非常之大,而人眼可見的光波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

  我們察覺不到的事物,難道就表示它不存在嗎?事實上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存在我們的四周。上面所談的紫外線或紅外線,它不但存在,而且還滲透到人類的肉體之中。在肉體或物質世界之外,存在著振動頻率更高的廣大世界。如果我們調整自己的能量振動頻率,就可以突破限制,接受到廣大世界中的資訊,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體或物質世界的層次中。

  世上所有的東西,不論是固體、氣體或是液體,不論是有形或無形,都是一種能量的表現。而能量是不滅的,既不能被創造也無法被銷毀,這也是經過科學家如愛因斯坦等人所印證過的事實。

  然而,科學家還印證了另一事實,那就是“能量是可以轉換的”,可以從振頻低的一極轉換成連續體上振頻高的另一極,這一事實對人類來說可是個大好消息,這表示我們是可以經由一些方法來調高我們自己的能量。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昇華成精細輕快、密度小的能量。

  正基於這個觀點;UFO專家提出大膽設想,以前認為在外星的ufo生物其實可能生活在地球上,只不過他們生活在高頻率空間中,我們的肉眼所見頻率是看不到這個空間的。

  這讓我想起清華大學有門課程,關於“物質、能量、資訊”,揭示了宇宙三種不同的存在形式。傳統養生學經常提到“人有三寶精、氣、神”,剛好對應了物質(精)、能量(氣)、資訊(神)。這難道是巧合嗎?結合《道德經》延伸,物質(陽)、能量(?)、信息(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炁以為和”。“一”是什麼?“炁”又是什麼?人的肉眼看得到資訊嗎?看得到能量嗎?

  共振能使低頻變高頻

  為了說明能量是如何從低振頻轉換到高振頻,必須提到1665年荷蘭科學家賀金斯(Christian Huygens)所發現的“共振原理”(entrainment):當兩種有著不同週期的物質能量相遇時,振動韻律強大的物質會使較弱的一方以同樣的速率振動,而形成同步共振現象。也就是說,強大韻律的振動投射到另一有相對應頻率的物體上,而此振動韻律弱的物體由於受到相對應頻率之週期性的刺激,因而與較強的物體產生共鳴而振動。

  賀金斯曾在房間裏的牆上並排放置不同速率的老爺鐘,然後走出房間,第二天再回來時發現老爺鐘的鐘錘皆以同速率同步擺動,其後許多人相繼重複此鐘錘實驗,屢試不爽。事實上,“共振”可以說是一種共鳴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比如琴弦,未振動的琴弦會受強烈振動琴弦的影響而一起共振;再舉個女高音震破玻璃杯的例子,女高音高頻的歌聲(無形)能提高玻璃杯(有形)的振動速率,當振動高到某一程度,玻璃杯無法再維持玻璃的形狀因而破碎。

  當你和人談話很投機產生共鳴時,或課堂上老師的談話很吸引你而你猛點頭時,你的腦波可能正在共振;有時與人相處,彼此雖無言語卻靈犀相通,也是共振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願意花錢買機票,千里迢迢去參加某法師或牧師主持的法會或佈道大會,你若坐在他們的振頻範圍之內,你的能量也會隨之提高。

  你可能會問,能量的“高”和“低”是怎麼定的?到底能量“高”或“低”意所何指?我們常聽人用“能量”來形容人、物或地理環境,“此人很有能量”或“這地方能量很強,風水不錯”。可惜的是,目前為止,科學界還沒有任何“絕對”的科學標準或儀器能精確測量世上所有的能量。

  因此,在療愈學或靈學上,要測量能量的高或低,傳統上都是靠測量者的超感能力(超視覺、超聽覺、超嗅覺、超味覺、超觸覺或動覺)。由於每一種能量皆有特定的脈動(亦即其振動頻率),可以用超感官去測量,舉個用超觸覺或肌肉動覺測能量的例子:如到市場買水果,我伸手去感覺來自兩個不同農場的蘋果,A蘋果感覺上脈動慢些,B蘋果感覺上脈動快些、振動的“質”也精細些,我當然會選擇能量較“高”的B蘋果。

  除了靠超感能力外,各文化也有特定的方法測量能量,如西方用占卜杖或占卜枝來測地下水或礦脈,這古老的方法即使是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仍被廣泛使用。安慈的大哥10多年前退休後想離世獨居,在加州的天使營山區買下20多英畝的地,這大片荒地當時沒路、沒電、沒水,要在其上建屋子居住,當務之急自然是找水源鑿井,他請的便是當地的“導者”(Dowser)為他找水。安慈的養父生前在加州的莫得斯朵(Modesto)擁有大片農場,農場上10多幢房子是安慈小時候跟著他合建的,他告訴我,他找水源從不假他人,也是用柳枝占卜找水源。本書在“氣輪”一章所談的擺錘測量也是相同的原理。

  近代一位法國物理學家寶維斯(Antoine Bovis)用鐘錘原理發展出“寶維斯尺度”(Bovis Scale),有系統地用資料來測量並記錄物質的能量,任何東西都可測量出用數字代表的值。對生物體來說,6500單位以下是負值,對健康有害;6500為中性,不好不壞,若是對健康有益,必須至少在8000以上。比如說,如果將之用來測量地理,所得之值若是低於6500則不適合人居住,可能是地下水脈流經之處或正好是地球輻射線較強之處。另外,教堂鐘聲為11000,宗教廟宇為14000。

  若用“寶維斯尺度”來測量人體,在細胞層次上,癌細胞都低於6500,正常細胞的DNA 高於6500,至於全身的能量,有病的人測出的數字低於6500,感覺疲倦的正常人為6500,身體健康的人為7500,精力充沛的人為8500,有能力療愈別人的人至少是8500,有靈媒能力之人少9000,不少長期修行者所測出的能量值遠超過10000。

  療愈密碼,把低頻能量提升成高頻能量

  所謂的“療愈”,其實就是透過“共振”來轉換人的電磁場中低頻能量狀態,這表示我們是可以經由一些方法來調高我們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轉化昇華成精細輕快、密度小、振頻高的能量。共振可應用在人體的各個層次上,在細胞層次上來說,我們可以將人體內堆積過多的自由基轉換成為陰離子;在肉體上,可以將高度濃縮的腫瘤轉換成密度較小的健康肌肉;在情緒上,我們可以將比重大的痛苦昇華成比重小的快樂;在認知上,可以將負面的批判轉換成正面的欣賞,將悲觀的看法轉為樂觀的態度;在靈性上,可以將人的意識從原本只認同有形的肉體,提高到也能感覺無形靈體的狀態,從而喚醒我們的靈性意識,重新和自性本體聯結,最後達到和宇宙合為一體的狀態。

  我們從物理學的角度出發,卻準備帶各位走一趟心靈之旅,心物本來就是相互融合的,

  我們發現許多西方近代偉大的心靈,越深入其物質科學研究領域,就越能體會心靈與物質的相通之處。例如從玻姆的全息宇宙觀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一多相融溶的“華嚴世界”——整體包含個體,而個體也包含整體的訊息,每一個體都是本自俱足的。

  在接下來的章節,我們會從“自性本體”、“高層自我”逐步認識到“低層自我”,在生命藍圖的暗示下,我們會體會到所謂“療愈”,其實就是回歸自性本體的“覺悟”過程,這過程始於“創傷”、終於療愈,卻從不曾離開創傷,以較時尚的科學術語來說,就是創傷本來就具有療愈的所有密碼,只等著我們去解碼,創傷與療愈本來就是同個本質的兩個面向,看似二元對峙,實則本自如一。就像華嚴世界一般,從高層自我到低層自我,從物質的肉身到高次元的能量體,所有的空間都是互相融合、互相滲透,自性本體從未遠離。請讀者不要把高層與低層看做一個直線的兩極,否則就墮入了二元化的思考模式,使得創傷與療愈反而變成互相否定對峙的客體。

  依循本章所提的許多偉大學者從物質過渡到心靈的足跡,我們建議讀者在往下的身心探險旅程中,帶著三個寶貴的心靈鑰匙:

  開放的視野:驚奇的喜悅往往隱藏在別無去路的困頓之後,所以別忙著否定任何與我們刻板經驗不同之處。跨越二元對立的平等心:莫要去區分好壞、善惡、高低,只要區分就有界限,就砌了一道阻礙悟道的高牆。

  用心去體會的直覺:碰到難解迷惑之處,與其用腦思考,不如用心去導航。

  量子之父問道古聖先賢

  看下圖:物質的分子結構

  當有人問你,哪位是世界上最偉大科學家?你會肯定的回答:愛因斯坦!

  愛因斯最偉大的成就:《相對論》190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其核心內容源於愛因斯坦兩個偉大的實驗:一個尺縮效應;一個鐘慢效應。

  尺縮效應:尺子的長度在三維空間相對不變,而在超越三維空間的速度下運行,速度越快尺子會越縮短。當速度越接近光速,尺子的品質接近於0(佛家稱為“空”),揭示宇宙中空間的相對性;

  鐘曼效應:鐘錶的時間在三維空間相對不變,而在超越三維空間的速度下運行,速度越快鐘錶會走得越慢。當速度越接近光速,鐘錶的時間趨於停止(佛家稱為“定”)。揭示宇宙中時間的相對性。

  不可思議,是因為思維模式沒有超越三維空間的世界觀,但是,愛因斯坦和釋迦牟尼佛做到了!

  再看看科學家在顯微鏡發現了什麼吧!

  “物質-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納米-誇克……”

  最終發現的物質,竟然在顯微鏡下是看不到的,這種物質被稱為“誇克”——世界上最小的物質或者類物質,或者根本不存在,不對!“有”或者“無”,陰和陽,色或空,乾脆叫“0”?

  《道德經》“有,萬物之母,無,天地之始”。“萬物負陰而抱陽,中炁以為和”。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亦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正像科學家發現的“誇克”,這種物質既簡單又神秘——超級震撼了人類!

  談到誇克的特性,更是奇妙無比:

  1、其中有兩種誇克——中微子和光子,在絕對靜止狀態下,它品質是0,它一動要麼是+、要麼是-,所以,科學家發現的“誇克”幾乎同時出現一正一負的“對誇克”。這不禁讓我想起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二是指陰陽,三應該是五行(因為元素週期表裏面的元素幾乎都可以按“金木水火土”分類了),“三生萬物”可以理解為這五種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的組合就形成了宇宙萬物啊!那麼“一”是什麼呢?沒錯,當然就是指“0”!還記得佛祖說過“四大皆空”嗎?還記得六組說“本來無一物”嗎?緊接著——

  2、它的壽命 ∞(無窮大)。難怪古聖先賢、歷朝歷代的修行者都在“禪”“定”修煉悟道,以求長生久世,其實是都想得到這個∞(無量壽),因為“一定成功”!不“定”當然就難成功!順便提一下:品質為0的東東正是無量光!“無量光”“無量壽”合起來正是佛家唱號“阿彌陀佛”,道家稱的“無量壽佛”,這些咒語神秘莫測,世間幾個人能明白啊!0其小無內其大無外,表示“空間”;∞不生不滅無始無終,表示“時間”;空間為“宇”,時間為“宙”,怪不得古往今來那些修道者果真很長壽啊!我恍然大悟——原來古聖先賢(內求法)和現代科學家(外求法)都是在忙活探求“宇宙”真相呢。

  讓我們把思維進一步擴展一下,如果人體是一個小宇宙的話,那裏面的粒子是不是就相當於宇宙當中的星球啊,一定是的,那粒子上面會不會有生命呢?可能就有生命存在。這可不是我思路廣,釋迦牟尼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學說。

  “釋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對三千大千世界瞭若指掌,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中有三十三個界定範圍,而生命則以十種不同的形式和等級遍及於三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在華藏世界內有十種不可說佛刹微塵香水海,無極無盡。有無數個像西方極樂世界的星體,並且仔細詳盡地解說那裏的情況。

  他告訴人們地球就像一個橢圓形的庵摩羅果,這是2000多年以後才被科學家證實的啊!他講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這若干極微緣聚構成,他還講了一粒沙裏還有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一粒沙子就像一個宇宙一樣,裏面也含藏像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有星球,也有山川河流。他還說一滴水中有八萬四千生命 ……”

  如果人類未發現顯微鏡,恐怕到現在還認為佛陀是在講迷信了!聽起來很玄哪!可是如果看看這些照片,我覺得這也並不玄,一切皆有可能。所有的科學定律都只能在特定的時空中成立,它們多數從一開始就註定會遭到修正甚至否定的命運。釋迦牟尼佛觀察宇宙就像一個視力正常的人觀察大象一樣,而科學的方法則是一群盲人在摸象,他們研究的成果絕不是大象的全體和真實。

  佛陀教我們要“但求本,不愁末”。他說法四十九年,種種方便,長說短說、橫說豎說,並非是想告訴我們大象鼻子有多長,尾巴多少毛這類技術的問題,而是教我們這群盲人睜開眼睛而已!

  如此看來,我們的肉眼真的很局限,讓我們只看到表像,看到假像,而看不到真相。我們的“看不見就不相信”的觀念是不在理,得轉變一下了!!!

  現代物理科學研究者也應知,要找到組成物質的最細結構(如量子級別物質),只能是徒費心機,或者“如是說”而已,因物質只是一種幻相,它沒有常而有質礙的最細塵粒,若在虛幻的現象界中尋找,將會離真相越來越遠,永遠也不可能窮盡其微,只有轉而研究人的內心(如禪定態),宇宙物質之迷才有解開之時。

文章来源:夫莽 哲學與藝術

2016年6月14日更新

 

 

 

 

 

稻盛和夫:什麼是人生的目的和意義

 

 

 

  人生的意義在於磨煉靈魂

  如果說人生有不滅之物,那就是“靈魂”。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你在今世所創造的地位、名譽、財產就得統統放棄,只能帶著你的“靈魂”開始新的征程。

  因此,如果有人問我:“你為何來到這世上?”我會毫不含糊地回答:“是為了在人生謝幕之時的靈魂,比人生開幕之初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

  因果必報不必躁

  宇宙間存在著因果的法則。原因和結果之間,簡直可用等號連接,原因和結果吻合的程度之高甚至可以用“可怕”兩個字來形容。短期來說或許不儘然,從長期看,善因結善果,惡因招惡果,因果報應準確無誤。“行善而不見其益,猶如草裏冬瓜”,中國明代的《菜根譚》中有這樣的句子。意思是,行善沒有見到報答,好比草叢裏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樣茁壯成長。

  因果必報,但需要時間。記住這句話,不要因為一時不見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裏不弛不倦,行善積德,堅持不懈。

  “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則

  你在心中描繪怎樣的藍圖,決定了你將度過怎樣的人生。強烈的意念,將作為現象顯現,請你首先銘記這個“宇宙的法則”。

  讓自己擁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靈,這是我們思考如何度過人生時的一個大前提。因為一顆美好的心靈,特別是“為世人、為社會”做奉獻的思想,就是這個宇宙本身的意志。

  宇宙中存在一股力量,它要讓萬物進化發展、變得更加美好。我們可以稱這股力量為“宇宙的意志”。如果順著“宇宙的意志”產生的潮流而動,我們的人生就會帶來成功和繁榮;如果逆著這股潮流而動,就必然走向沒落和衰退。

  心不喚物物不至

  事情的結果由心中如何描繪而定。如果心裏總是思考“無論如何都要成功”,那就一定能夠成功;“可能不行,也許會失敗”,這種想法佔據心靈時就會失敗。

  心裏沒有呼喚過的東西,不會自動來到自己身邊,現在自己周圍發生的所有的現象都不過是自己心靈的反映。

  所以我們心裏不應該有憤怒、懷恨、嫉妒、猜疑等,不要在心裏描繪一些帶有否定性的、陰暗的東西,而應該時常抱有夢想,在心裏描繪積極的、美麗的事物。只要這樣做,實際的人生就會變得美好。

  描繪理想

  現實很嚴峻,或許度過今天一天都很難。但是,就在這嚴峻的現實中,面對未來,能否描繪出理想,這將決定我們的人生。對自己的人生和工作而言,“希望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希望自己做成那樣的事”,就是說,具備大夢想、樹立高目標,這一點很重要。

  京瓷從創業開始,就描繪自己的藍圖,“首先是西京區第一,接著是京都第一,再接下來是日本第一、世界第一”。不斷描繪這樣的理想,並持續付出巨大的努力,這才有了今天的京瓷。

  描繪遠大的理想,用一生來追求這個理想,這就體現了人生的價值,人生因此也會幸福快樂。

  以純潔的心靈來描繪願望

  如果不以純潔的心靈來描繪願望,就不會有卓越的成功。即使抱有強烈的願望,如果這種願望是出於私利私欲,那麼也許能夠帶來一時的成功,但這種成功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

  基於反社會的動機產生的願望,越強烈越會與社會發生碰撞與摩擦,結果只會帶來更大的失敗。

  要想把成功長期持續下去,描繪的願望和煥發的熱情必須是純潔的。換言之,滲透到潛意識裏的願望純潔與否,才是問題的關鍵。持有純潔的願望,堅持不懈地努力,那麼願望一定會實現。

  一直思考到“看見結果”為止

  我們在工作中,要達到看見事情的結果這樣一種心理狀態。

  最初只是夢想或者願望,之後在大腦中進行認真反復的模擬演練,這樣做如何,那樣做又如何。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夢想和現實的界線逐漸消失,尚未著手的事情卻感覺仿佛已經做過,由此逐漸產生出一定能做好的自信。這就是所謂“看見結果”的狀態。

  只有深思熟慮到這種“看見結果”的狀態,才能完成前人從未做過的事業、創造性的事業,或者需要突破重重壁障的極度困難的事業。

  動機至善,私心了無

  描繪遠大的理想,並要付諸實施時,必須問一問自己“動機善否”。通過自問自答來判斷自己動機的善惡。

  所謂善,就是普遍認為好。所謂普遍,就是無論由誰來看,都認為是好事。因此,不是只符合自己的利益、方便、形象就行。這種動機必須是自己和他人都能接受的。另外,在工作過程中,還要自問“私心有無”。必須查檢自己的心,在工作中防止以自我為中心。

  動機善,又無私心,那麼就不必追問結果了,結果必定是成功。

  與“宇宙的意志”相協調

  觀察世上的種種現象:宇宙中物質的產生、生命的誕生以及進化的演繹,我們不得不認為,這些現象並不是偶然的產物,其中存在著必然性。

  在這個世界上,萬物都有進化發展的趨勢,這可稱為“宇宙的意志”。宇宙的意志充滿著愛、真誠以及和諧。所以,我們每個人的思維所發出的能量與宇宙的意志協調與否,決定了我們各自的命運。

  如果你擁有美好的心性,和宇宙的意志協調和諧,那麼你的人生必將充滿光明。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2016年6月28日更新

 

 

 

 

 

霍金視頻排山倒海級大製作 回答宇宙與生命的意義

(思維與視覺的終極完爆)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學系物理學家,1979——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現為榮譽盧卡斯數學教授),此教席曾由以撒•牛頓擔任,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職位之一。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

文章来源:夫莽 哲學與藝術

2016年8月4日更新

 

 

 

 

 

一本震驚歐洲醫學界的真相著作《無效的醫療》

 

 

 

  在一次全國政協醫衛組委員聯組討論上,時任衛生部副部長、協和醫院肝膽外科著名醫生、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同志拿出一本震驚歐洲醫學界的真相著作《無效的醫療》說:

  很多藥不是該吃的,卻在吃;很多治療是不需要的,卻在做;很多手術會使病人更痛苦,卻也在做。這是現在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無效的醫療》是德國醫生尤格·布來克所著。這本書給我們上了關於醫療領域觸目驚心的一課,我們絕對有必要瞭解更多的醫學病理知識,來應對醫生帶給我們的不真實資訊。

  正如《新京報》刊登黃潔夫同志的話語時所說的那樣:美國,40%的醫療是無效的;在我國,這種現象也已經非常突出。黃潔夫同志說:

  “我是肝膽外科的,在臨床上,很多小的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肝上的血管瘤對人是無害的,70%的膽囊結石是無症狀的,醫學上稱為‘安靜的石頭’,並不影響健康,但是現在只要進了醫院,一般都要你去做手術”。

 

( 《無效的醫療》,尤格·布來克著作。)

  治癒疾病的到底是醫學,還是人體自身?

  在患者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我們很難區別,疾病的治癒究竟是成堆的藥品和外科手術的作用,還是身體自我康復的結果。

  全世界25000種醫學刊物,每年發表200萬篇醫學論文,但其中70%研究結果都不公之於眾——因為這些論文反映的是現代醫療的負面和弊端,是醫療界的“雷區”,一旦公佈對醫療機構非常不利。 比如:

  10多年前,有一種“心臟鐳射手術”,是在跳動的心臟上燒灼出2030個小洞,讓血管得以再生來改善心肌供氧。這項手術的創立者是瑞士克勞茨林心臟外科醫學中心首席醫生迪克·馬斯,這項手術在歐洲曾經瘋狂的盛行,後來經英國專家反復論證,此項手術並沒有比僅僅服藥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但手術費用卻非常之高。

 

  對此,《無效的醫療》中談到:

  這是一個謊言,很多時候,它欺騙了生命,更多時候,它自欺欺人。從整形外科的神話,到心臟手術的誤導;從無奈的腰痛,到以痛苦出名的化療,都令人憂慮。

  真實的支架手術

  “心臟支架手術”的狀況就更令人擔憂了,德國萊比錫醫院的外科專家做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實驗:

  他們將100位冠狀動脈狹窄達到75%的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手術,另一組不手術每天鍛煉身體,一年後,手術組的康復率70%,而沒有做手術組的康復率卻達到88%

 

  像這樣的實驗結果和資料,醫療機構是極不情願公佈於眾的,因為心臟手術帶來的高額收入是醫院和外科醫生都無法抵禦的“誘惑”,從醫的職業道德在強大的利潤面前搖搖欲墜。

  中國曾有個35歲男性病例,一天他心臟稍感不適,來醫院就醫,醫生們發覺此患者有較強經濟實力,於是興趣油生,後來在治療過程當中居然給他心臟植入17個支架,使他終於無力支撐如此“優厚的治療”撒手人寰。

 

  真實的椎間盤手術

  “椎間盤切除術”已被證實有四成是失敗的,甚至術後病情惡化的達到了12%,英國在一次外科醫生研討會上,研究人員對220位整形外科醫生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220位醫生沒有一位願意因腰痛而接受手術治療的。 即便像腰間盤突出這樣的“頑症”其實也都可以憑自身慢慢恢復英國的柯拉馬醫生強調:

  脊背本身有驚人的自愈能力,免疫系統的細胞會將從椎間盤脫位的物質視為異物,通過酵素加以溶解,這就是自愈作用,但這需要一些時間。

  醫生永遠也不會這樣告訴患者,醫生會說這種病永遠不可逆轉,就像高血壓和糖尿病所謂的“永不治癒”。

 

  真實的癌症

  幾乎所有年長者體內都會有若干腫瘤,且只有極少數才具危險;而使事情複雜化的正是這種腫瘤特性。哈佛醫學院的朱達·福克曼和拉格哈·卡盧裏指出:

  “大部分人都有些許腫瘤而不自知。”

  癌症在檢查中,只要組織切片的間距足夠緊密,恐怕每個腺體都能篩檢出腫瘤,即使不是100%的機率也差不多。因為,每個細胞都有原癌基因,要是有一個原癌基因被啟動就可能產生癌細胞。

  早期發現固然給一些人帶來康復,但若干多餘診療也為人帶來不必要的恐慌和損害,這種措施的利弊得失目前在醫學界還是眾說紛紜。

  癌症並不像醫生說的那麼可怕,即便晚期的癌症都有很多保持穩定不發的,只要不去輕易“打攪”癌腫與免疫系統的“平衡對峙”狀態。

  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其實非常堅韌“頑強”,有研究資料顯示正常人每天體內都會有500800個癌細胞產生,但全部都會被人體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處決”。

 

  病症更傾向于自發消退

  若干病症其實傾向于自發消退,所以實際上是靠人體自然恢復的。感冒時,找好醫生是7天康復,遇到不好的醫生則需要拖延了。

  即使患者因為這種自愈力病情得以改善,但他們自己和醫生還是會將這種好轉歸功於醫療措施。例如:

  關節炎,在進行治療的病患當中,約有35%的關節炎患者不管做了什麼,都會自動康復。

  (實際上醫學的作用更傾向於)安慰效應的發生,可說是因為它喚起人體的自愈力:

  人一旦開始感到需要幫助,可能就啟動了自身的康復能力,以及類似藥物引起的生化反應。另外,在負面的預期下,也可能出現負面的效應。

 

  世界上有平價治療方案嗎?

   患者在看病過程中,真正的“實話”醫生往往不見得與患者透露,但他自己心裏非常清楚每個患者的“最佳治療”辦法。只是這個“最佳治療”若失去利潤,醫生就會將其棄之一旁,然後生動地對患者和家屬講解他的“權威方案”。 曾有位醫生講了這樣一件事:

  他在消化科上班的第一天,他們科室要完成的一個指標還沒完成,快要下班的時候來了一個患心血管病的農民因為掛錯號找到了他,但是他當天一個病人都沒有接,因此當時就違背良心給這位農民看病開了藥。

  病人抓藥再回來問他時,他覺得內心實在過意不去。他就告訴這位農民再去掛一個心血管的號,那個農民突然哭道“我錢都用光了,再無錢拿藥”,這位醫生頓時沉默無語,後來他說道,他當時有一種坐台的感覺,從此告別了醫院,再不想做醫生。

  人年紀大了後難免會看很多病,難免要去醫院,健康是我們自己的權利,更是我們自己責任。我們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醫生只是我們的助手。

文章来源:歐洲優才計畫

2016年4月11日更新

 

 

 

 

中國社會正面臨失序的風險

 

 

  鄭永年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建設成就,但社會代價也是極其沉重的。今天,中國社會轉型的方向面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從國際經驗看,任何一個處於轉型期的社會都會出現重大的社會問題。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發生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積累起來,得不到解決,那麼最終就會造成社會失序的局面。

  社會秩序已經發展到哪個地步,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估計。但可以確定地說,中國社會正在面臨失序的危險。為什麼可以得出這個判斷?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討論。

  失序

  在國際學術界,學者們稱當代中國是一個社會運動崛起的時代。各個社會階層的群體性事件或者抗議行為已經習以為常,發起者和參加者既有體制外的還有體制內部的,幾乎涵蓋了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等。中國是轉型社會,出現群體性事件並非不正常。任何社會,包括歐洲和北美,在其發輾轉型過程中,都經歷過幾個社會運動高潮期。問題不在於群體性事件的頻繁發生,而在於發生之後,如何應對和解決。如果政府不能直面問題,不能找到有效的應付方式和解決問題,那麼,不僅政權穩定成為問題,社會更會陷入無序狀態。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年來中國社會各種形式的暴力案件在快速上升。暴力表現為不同形式,政府官員與人民之間存在著暴力行為,政府官員對社會成員實施暴力,而社會群體對政府官員也實行暴力;也存在著一個社會群體對另一個社會群體,或者一個社會成員對另一個社會成員等形式的暴力行為。人們可以看到針對不同社會群體的暴力,包括幼稚園小孩、老人、醫生、官員、富人,等等。很多暴力行為已經超出人們的想像。

  暴力叢生是社會失序最直接的表現。當財富的積累和權力的獲得嚴重缺失規則的時候,針對權勢階層的暴力也會顯得毫無規則。從社會建設的角度來看,弱勢社會群體對權勢階層的暴力是社會沒有被保護好的結果。如果強勢社會群體不僅不能保護弱勢社會群體,而是一味地欺淩,那麼,對弱勢群體來說,暴力是他們保護自己的最後一個手段。顯然,不管暴力以什麼樣的形式發生,都是政府的責任。在任何社會,政府存在的最大理性就是維持公共秩序。

  從深層次看,社會秩序歸根到底表現為一種文化。前面討論過的傳統中國“士、農、工、商”就是一種文化,其中,每一階層都有自身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但今天的中國缺失這樣一種社會文化。躁動不安的中國社會如何安靜下來?這涉及文化建設問題。

  任何一種文明中,都有使人安靜下來的安靜文化。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和印度文明都是如此,中國傳統也如此。但進入近代之後,中國很快就失去了文化中的安靜因素。這主要是因為前面討論過的“政治階級”文化的引入。同樣,改革開放之後引入的“市場經濟”文化也是一種“狼文化”。

  因為缺少社會建設和社會保護機制,市場經濟趨向於把所有社會關係都貨幣化,表現為馬克思所說的“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的社會關係。近代以來的“政治階級”鬥爭文化的遺產還沒有清算好,中國又迎來了“市場經濟”文化。如果不能清算“階級鬥爭”文化,不能應對和解決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狼文化”因素,中國很難造就一種社會各階層能夠和平共處的安靜文化。

  後果

  社會失序的前景與後果非常明確。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傳統上革命和造反的惡性陷阱必須避免。革命也好,造反也好,且不說會導致無數生命的犧牲和對生產力的巨大破壞,更為重要的是它們都不是中國社會的出路,它們僅僅是社會體制的簡單再生產。在中國,漸進的變化是真正的變化,而激進的變化尤其是革命可能是沒有任何變化,因為激進的變化往往促成歷史的簡單重複。

  來源:多維新聞

 2016年4月13日更新

 

 

 

 

 

 

南懷瑾先生:中國文化的大關鍵——如何看待“義”與“利”

 

 

 

  【懷師箴言】無論是謀國謀身,“仁義之道”的確是真正大利。……這些是廣義的,長遠的利,是大利。不是狹義的金錢財富的利,也不只是權利的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現在我們再來研討《孟子》本節的重點。首先要瞭解,孟夫子生當戰國時期,而且也遠遊過各國,難道他真的是那麼迂闊不懂現勢嗎?難道他對騶衍,甚至如當時風尚遊說之士們縱橫捭闔的作風,一點都不會嗎?

  我們的答案可以肯定地說:不是的。他對那些只圖個人進身之階的作法,和博取本身功名富貴的辦法,完全懂得。他之所以不肯那樣作,實在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而且可以加重語氣地說:是不屑於那樣作。為什麼呢?因為他是抱著古聖先賢的淑世之道,尤其拳拳服膺孔子的仁道主義,完全從濟世救人的宗旨出發。他希望在那個只講霸術、爭權奪利的時代中,找出一個真肯實行王道仁政,以濟世為目的的領導人物,促使他齊家、治國而平天下。

  所以他針對梁惠王的問題,當頭一棒,便先提出政治哲學上義利之辨的中心思想。他也明知道梁惠王不一定能接受,但是他還是存著梁惠王也許能接受的希望。此所謂“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乃聖人之用心也。再說,無論是謀國謀身,“仁義之道”的確是真正大利。只是人們都只貪圖眼前的急功近利,而不顧及長遠的巨利。所以都變成心知其為然,而行有所不能也,如此而已。

  其次要研究的是,根據司馬遷的《史記》等史料的記載,當時孟子是先到齊國而後才到魏(梁)國的。《孟子》這部書,不問它是孟子自己寫的,還是他門下弟子們記錄了他的話而編成的,為什麼發生在後的事情,卻偏放在最前面呢?因為孟子的思想學說中,義利之辨,是最重要的要點之一。……

  孟子答復梁惠王說,你梁惠王何必談利呢?你只要行仁義就好了。這是中國文化千古以來,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義利之辨的最大關鍵。而在後世的讀書人,大多看到利字,就望望然聯想到“對我生財”的錢財之利這一方面去了;站在國家的立場來說,也很可能誤認為只是經濟財政之利。至於義,則多半認為和現實相對的教條。因此便把仁義之“利”錯解了,而且把仁義的道理,也變成狹義的仁義觀念了。如此一來,立身處世之間,要如何去利就義,就實在很難辦了。……

  由於這種義利之辨的觀念根深蒂固,後世讀《孟子》的人,大致統統用這個觀念來讀《孟子》,解釋《孟子》,於是就發生了兩種錯誤。第一是誤解了梁惠王問話中的利,只是狹義的利益。第二是只從古代精簡的文字上解釋,而誤解了孟子的答話,以為他只講仁義而不講利益,把“利”與“義”絕對地對立起來了。其實並不如此,依照原文用現代江浙一帶的方言來讀,就可從語氣中瞭解到他的涵義,知道孟子並不是不講利,而是告訴梁惠王,縱使富國強兵,還都是小利而已;如從仁義著手去做,才是根本上的大吉大利。

  瞭解了孟子這句話的真正涵義所在,於是我們就可認識孟子,並不是那麼迂腐的了。他並沒有否定利的價值。他只是擴大了利的內涵,擴大了利的效用。如果孟子完全否定利的觀念的存在,那麼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試看幾千年來中國文化的整個體系,甚至古今中外的整個文化體系,沒有不講利的。人類文化思想包涵了政治、經濟、軍事、教育,乃至於人生的藝術、生活……等等,沒有一樣不求有利的。如不求有利,又何必去學?做學問也是為了求利,讀書認字,不外是為了獲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自求適意。即使出家學道,為了成仙成佛,也還是在求利。小孩學講話,以方便表達自己的意見,當然也是一種求利。仁義也是利,道德也是利,這些是廣義的,長遠的利,是大利。不是狹義的金錢財富的利,也不只是權利的利。

  ——南懷瑾先生《孟子旁通》

【上圖釋文】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

文章来源:南師如是說

2016年4月21日更新

 

 

 

 

 

 

薛定諤:生命是什麼?

 

 

  《生命是什麼》書評精選

  曹林(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幾天前,出版社給我寄來一本書,《生命是什麼》,作者薛定諤,譯者吉宗祥,希望我為這本書寫個書評。

  1944年,薛定諤寫了《生命是什麼》一書,試圖用熱力學量子力學和化學理論來解釋生命的本性。這本書使許多青年物理學家開始注意生命科學中提出的問題,引導人們用物理學和化學方法去研究生命的本質,薛定諤成為蓬勃發展的分子生物學的先驅。

  《生命是什麼》一書,也給當代與霍金齊名的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彭羅斯帶來靈感,他也許讀到了《生命是什麼》中的一段話,“如果宇宙可以存在得時間足夠長,或者延伸得足夠遠,那麼時間有可能在世界的一些遙遠的地方,正在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著。”

  彭羅斯說,“我認識到這本書一定會躋身於本世紀最有影響的科學著作之列”,這本書“確實值得一讀再讀”。

  在書中,他談到哲學和宗教,也談到生命和意識的問題,這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中國佛教的禪宗,要做禪七,七天之內,摒棄諸緣,進入冥想狀態。心執一念,比如要參透“我”是什麼?薛定諤說,“其實這個我,所包含的經驗和記憶,它就像一張油畫畫布,在上面彙集的材料不可能超越畫布所能包容的容量,我們所說的這個我,就像畫布的材質一樣,僅僅是把一些經驗和記憶的材料聚集在它上面而已。

  假如有一天,你到了一個全新的國度,這裏沒有了過去的朋友,經過長時間的未聯繫,你也許把過去的朋友都忘記了。不過,在這個新的國度,你有了新的朋友,就像過去老朋友一樣,你現在也這樣與新朋友相處。當你過著新的生活時,過去的生活會不時的在你腦海中飄過,但這一點將會變得越來越微不足道。慢慢地,你可以用第三人稱談論“青年時代的我”,就好像正在閱讀的小說裏的主人公一樣,對你來說,會比以前更加貼心,更加熟悉,更加親切。”我們知道,代表人體生命的細胞是不斷更替的,因此,我們可以說,過去的我不是現在的我,現在的我也不是將來的我,但細胞的遺傳又讓生命甚至意識是延續的,永恆的。

  薛定諤對人類在地球上的進化抱有些許的憂慮,“我們人類身體上那些固定遺傳特徵能否繼續進化?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或許,我們已經在這條路上走到了盡頭或者遇到了一條死路。這並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根據地質學記載,瞭解到一些物種並沒有滅絕,幾百萬年來一直保持著形態不變,或者沒有明顯的變化,例如,烏龜和鱷魚就是這樣的物種。”

  “我們人類作為一個正在發展中的物種,可能已處於停滯狀態,並且進一步發展的希望也不是很大,這些都是上文所暗示的。即便真的是這樣,我們也不必要擔憂。我們可以不發生變化繼續存活數百萬年,像鱷魚和許多昆蟲一樣。”

2016年7月26日更新

 

 

 

 

 

金庸:为什么中华民族总是能赢?

 

  金庸谈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

  作者 | 金庸

  大家希望听我讲小说,其实写小说并没有什么学问,大家喜欢看也就过去了。我对历史倒是有点兴趣。今天我想简单地讲一个问题,就是中华民族如此长期地、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规律?

  这几年我常在英国牛津大学,对英国文学、英国历史和中国历史很有兴趣。大家都知道,英国对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一位历史学家名叫汤因比,他写了一部很长很长的《历史研究》。他在这部书中分析了很多世界上的文明,说明世界上的很多文明都在历史进程中衰退或消亡了,直到现在仍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个是东方的中国文明。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连续不断,则又是世界唯一的。

  虽然古代有的文明历史比中国早,有的文明范围比中国大,如巴比伦的文明、埃及的文明、希腊罗马的文明,但这些文明却因遇到外力的打击,或者自己腐化而逐渐衰退、消亡了。他说: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明能很好地应付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应付挑战,就会衰退,甚至消亡。这里也有多种情况:一种是遇到强大外族的打击,整个民族被杀光杀尽,消灭了;一种是民族内部长期僵化,没有改革,没有进化,像活的木乃伊,结果衰落了;有的则因自己的腐化而垮台;还有一种就是分裂,国家的内战不休。

  我们的国歌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是在抗战前后写的,它表示了一种忧患意识。那时候我国遭受外族敌人的侵略,处境确实非常危险。在座的各位同学年纪轻,不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就知道了。我同在座的雷洁琼大姐、周南社长等都经历过这段艰难而危险的时刻。

  就我看来,我国历史上遭受外族侵略的危险时期有七个:第一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西南北受到外族进攻;第二是秦汉时期匈奴的进攻,时间长达四百年之久;第三是魏晋时鲜卑等五胡的进犯,时间也有四百年;第四是隋唐时期突厥和吐蕃的侵犯,时间约三百年;第五是五代、南北宋时期契丹、女真及西夏的侵犯,时间大概也是四百年;第六是元、明、清时期蒙古、满族的侵犯;第七是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以上所讲的我们民族七次大的危机,又都是七次大的转机。

  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又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

  其他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我在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颁名誉教授时也曾讲到这个问题,以及其他一些中国的历史问题。加拿大的一些教授觉得我的这些观念比较新,并讨论为什么中国可以融合外族,而西方就融合不了。

  我想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我国一开始就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发展文化;第二个原因是从西周开始,我们已有了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制度,后世讲到中国封建社会,总认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缚人的思想,很束缚人的行为,那当然是对的。其实这种宗法制度也有它的历史作用,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本来很强盛的部落、部族或者民族,一分裂,就要自己打自己。

  我们民族从西周开始,虽然自己内部斗争也不断有,但基本上还是遵循世袭制度,即父亲死了,嫡长子继位,这是当时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一个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会就会很稳定,内部斗争就会大大减少,这也是民族强盛的重要环节。

  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很长很长的时候是外族统治的,如北魏。其实隋唐也有很大的少数民族的成分,主要是鲜卑人。

  有一个情况不知各位想到没有,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人叫“独孤求败”,独孤求败很骄傲,他一生与人比剑比武从没有输过,所以他改个名叫求败,希望失败一次,但却总没有败过。这个“独孤”就是鲜卑人。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是鲜卑人,就姓独孤。“鲜卑”这两个字,有些学者说“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鲜卑人原本住在西伯利亚那一带。但这不是很一致的意见。北周的时候,有个大将军叫独孤信,他有很多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皇帝,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唐高祖的父亲,第七个女儿嫁给了隋文帝。所以唐高祖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唐太宗李世民则应叫隋炀帝为表叔。他们都有鲜卑的血统。唐太宗李世民的妈妈姓窦。唐太宗的皇后姓长孙,长孙和窦都是鲜卑人的姓。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是唐朝很有名的宰相,他也是鲜卑人。

  据《唐史》记载,唐朝宰相至少有二十三人是胡人,其中主要是鲜卑人。那时候说“胡人”就像我们现在说“洋人”一样,没有歧视的意思。在唐朝,有二十三个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可见唐朝对外国人一点也不歧视。再说汉朝,汉武帝与匈奴交战,匈奴分裂投降了。其中一个匈奴王子叫金日蝉,在汉朝做官,很受汉武帝重用。汉武帝死后,他的身后大事交给了两个人,一个是霍光,一个就是金日蝉。由此可见,我们民族壮大的重要原因就是非常开放。

  我在武侠小说里写了中国武术怎样厉害,实际上是有些夸张了。中国人不太擅长打仗,与外国人打仗时,输的多,赢的少。但是我们有耐力,这次打不赢没关系,我们长期跟你干,打到后来,外国人会分裂的。

  匈奴人很厉害,我们打他不过。汉高祖曾在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人围困,没法脱身。他的手下便献了一条妙计,去向匈奴皇后说,汉人漂亮的小姐很多,你如果把汉朝皇帝抓来,把汉人打垮了,俘虏了大批汉人中的漂亮女人,你这个皇后就要糟糕了。匈奴皇后中了这个诡计,影响匈奴首领,便退兵了。匈奴后来分为南北,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北匈奴则向西走,一部分到了法国,一部分到了西班牙,一部分到了英国,以至灭亡了整个西罗马帝国。

  西方历史中的匈人是否匈奴人?史家意见不一致,有意思的是,匈奴的一半被中国抵抗住了,投降了,另外一半却把整个欧洲打垮了。隋唐时期的突厥也是如此,他们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向隋唐王朝投降了,慢慢地被华夏民族所融合。西突厥则向西行,来到了土耳其。后来土耳其把东罗马帝国打垮了,把整个君士坦丁堡占了下来,直到现在。

  所以我们不要一提起历史就认为我们民族不行,其实我们民族真正不行,只是十六世纪以后的三四百年的事情。最近我在牛津大学的一次聚餐会上遇到一位很有名的研究东亚经济的学者,他和我谈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前途时说,中国的经济自古以来就很发达,人均收入一直是全世界第一,只是到了十六世纪以后才慢慢被英国赶上去。而国民总收入却是到了一八二○年才给英国超过。中国国力居世界领先的地位竟保持了二三千年之久。

  那位学者对中国经济前途非常乐观,他说大概到二○二○年时,中国的国民经济收入又会是全世界第一,并能长期保持下去,恐怕至少在那之后的四五十年内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赶得上。我听了之后很兴奋,问他是否有数据?他列举了很多统计数字。他是专家,不会随口乱说。我觉得他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实际上我们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一直是很先进的,到宋朝尤其先进,大大超过了欧洲。那时我们的科技发明,欧洲是远远赶不上的。如造纸、印刷、火药、罗盘等在宋朝已经非常兴旺发达了。现在大家用的钞票也是中国发明的,在宋朝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那时我们的金融制度相当先进,货币的运用相当成熟。

  那么欧洲人什么时候才开始转机呢?应该说是到了中国的明朝,从那时起,中国开始落后了。我想其中原因,一个是政治上的专制,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很严,一点也不自由开放,动不动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吓得人们不敢乱说乱动,全部权力控制在皇帝一人手里。另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对付不了日本倭寇的入侵,便异想天开,实行所谓海禁,把航海的船只全部烧掉,以为如此一来就能断绝与倭寇的来往,饿死倭寇。这是对日本完全不了解。这种愚蠢的禁令,当然是永乐皇帝时郑和下西洋之后的事情了。

  明朝一实行锁国政策,整个国力便开始衰退。与此同时,西方科学却开始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了。有一个有趣的时间值得注意,那就是十六世纪初的一五一七年,德国的马丁•路德公然否定教皇的权威,反对神权控制,就在这个时候,我国明朝的正德皇帝下江南。正德皇帝是个很无聊、很腐化的昏君,他下江南干了许多荒淫无耻的勾当。大家知道,在隋朝、唐朝,中国是很富庶的,到了宋朝、元朝也还可以,那时候科学发达、交通方便、对外开放。而欧洲正是封闭的时候,一切都由教廷控制,学术思想不自由。你如说地球围绕太阳转,他便要你坐牢,一切都是封闭的。到了十六世纪,欧洲自由开放了,科学发明开始了,可是中国反而长期封锁起来了。这是最大的历史教训。

  今天讲了这么多,无非是要大家明确两个观念,那就是改革和开放。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这样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和开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内部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克服困难,改革成功了,我们的民族就会中兴。同时我们还要对外开放,这点更为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有自信心,我们自信自己的民族很强大,外来的武力或外来的文化我们都不害怕。

  另有一个重要观念,今天没有时间详谈。我认为过去的历史家都说蛮夷戎狄、五胡乱华、蒙古人、满洲人侵略我中华,大好山河沦亡于异族等等,这个观念要改一改。我想写几篇历史文章,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数派执政,谈不上中华亡于异族,只是“轮流坐庄”。满洲人建立清朝执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这些观念我在小说中发挥得很多,希望将来写成学术性文字。

  上面我讲到的那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初期写《历史研究》这部大著作的时候,并没有非常重视中国。到他快去世的时候,他得出一个结论: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结合。

  他认为西方文明的优点在于不断地发明、创造、追求、向外扩张,是“动”的文化。中国文明的优点在于和平,就好像长城,处于守势,平稳、调和,是“静”的文化。现在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地球就这样大了,无止境地追求、扩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今后只能接受中国的哲学,要平衡、要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要相互协作,避免战争。

  由于科学的发展,核武器的出现,今后的世界大战将不可思议。一些疯狂的人也许执意要打核战争,殊不知道这种战争的结局将是人类的同归于尽。这可能性不能说没有,我所接触到的西方学者目前对打核战争都不太担心,他们最担心的是三个问题:第一是自然资源不断地被浪费;第二是环境污染;第三是人口爆炸。这三个问题将关系到人类的前途。所以,现在许多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中国,他们希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哲学。他们认为中国的平衡、和谐、团结的哲学思想、心理状态可能是解决整个人类问题的关键。

  最近牛津有一个十分盛大的宴会,伦敦《泰晤士报》前总编辑李斯•莫格勋爵也参加了,他曾谈道,十九世纪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伦敦,二十世纪初转到了纽约,到了战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则转到了东京,而二十一世纪肯定要转到中国。至于这个中心是中国的北京还是上海,他无法准确预测,他推测大概是上海。依我看,在北京或在上海都不是问题,只要是在中国就很好。

  (原载于明报月刊,本文系金庸在北京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仪式上的演讲)

2016年8月4日更新

 

 

 

 

 

 

湯因比預言:中國文明將一統全球

 

  導讀:

  作為當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人類的希望在東方,而中國文明將為未來世界轉型和21世紀人類社會提供無盡的文化寶藏和思想資源。湯因比也直言不諱地預言:未來最有資格和最有可能為人類社會開創新文明的是中國,中國文明將一統世界。

  阿諾德•湯因比堪稱20世紀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他試圖以其皇皇巨著《歷史研究》,揭開文明興衰的謎題,啟發人類對未來道路的探索。

      直到1973年,時已暮年的湯因比依舊沒有停止為21世紀人類社會的探索。在不斷出版新作的同時,湯因比與當時日本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斷斷續續進行了近兩年的漫談式對話,主題是人類在21世紀的未來。湯因比和池田,一個是西方人,一個是東方人,互相拋開了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間的狹隘和隔閡,在精神自由的海洋裏進行高屋建瓴式的未來學式的全景探索。在這場漫談中,湯因比透露了對21世紀中華文明的無限期望。

(阿諾德•湯因比)

  1,西方無法引領人類未來文明

  可能讓池田略微感到失望的是,作為當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人類的希望在東亞,而中國文明將為未來世界轉型和21世紀人類社會提供無盡的文化寶藏和思想資源。湯因比心儀的東方文明,不是在那個時代經濟上升和物質繁榮、技術高度發達的日本,而是依然在“文革”中徘徊、物質生活依然相當貧乏的中國。儘管面對一位日本文化界的頂級名人,湯因比也直言不諱未來最有資格和最有可能為人類社會開路的是中國,而不是日本等國。

  湯因比堅信未來的人類只有走向一個“世界國家”,才能避免民族國家的狹隘,才能避免民族國家因為狹隘國家利益追求而帶來的人類社會的滅亡。而人類社會要過渡到一個“世界國家”,西方社會是無法完成這樣的任務的。西方在羅馬帝國分裂之後就再也沒有形成一個天下主義的國家來統一西方世界,而民族國家和民族主義恰恰是西方在羅馬帝國分裂和滅亡之後西方歷史發展的主線。而西方文明在過去幾百年對世界的武力征伐將世界帶入到一個統一的經濟市場,西方在經濟上和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促進了全世界各個文明學習西方文明而自強。因此西方世界在經濟和科技上影響了世界,在政治上卻完全無法為世界建立一個整合和統一的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的“世界國家”。西方不僅無法為世界提供永久和平的整合模式,而西方本身內部都無法統一。

  而在未來人類的利益整合和利益協調的過程中,湯因比也非常不看好西方的民主模式。池田作為一個受到西方思想影響很深的東方學者,堅信未來世界的統合的方式應該是根據一種自下而上的民主原則和人民自願的原則,因此世界民主是統一世界的關鍵。而湯因比作為文明學家和人類文化學家則以穿透五千年歷史的深邃眼光指出,如果僅僅依靠國家和國家之間、地區和地區之間、社會和社會之間的民主協調,那麼人類社會很可能在無盡的爭吵和爭端中走向衰落,而這樣的漫無邊際和漫天要價的民主進程很可能在人類社會還沒有邁出任何一步之前,人類就在工業化的無止境擴張中滅亡了。湯因比非常睿智地指出,人類歷史上長時間的和平和“世界主義”國家從來都不是出現在民主協商之中,而民主的雅典恰恰在民主內部爭端中而走向衰亡。

  湯因比的觀點特別值得我們在後美國時代和後西方時代深思,西方式的民主已經不能適應21世紀的變遷,曾經是人類制度文明象徵的西方民主制度現在已經逐漸僵化和腐化,成為西方前進的障礙,以至於西方的一些學者已經開始意識到“後民主時代”不可避免地到來。如果再把西方的日漸勢衰的多党競爭民主移植到“世界國家”的建立過程中來,那就真的要貽笑大方了。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敗已經讓人們看到100多個民族國家一旦利益發生分歧,任何一個微小的協調都是多麼困難,更遑論要建立一個世界政體和世界國家了。

  的確,20世紀後半期的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無數生靈塗炭的教訓,人類無論如何也是在向進步文明的方向上發展,湯因比當然知道現在的人類不能再像過去的帝國那樣依靠武力來統一,因為在核武器時代武力統一就意味著人類同歸於盡;而人類也絕對不可能依靠西方的民主制度來實現統一,那樣人類恐怕還沒有完成世界整合過程的百分之一,就面臨著過度工業化和環境的空前災難了。而西方文明在湯因比眼裏看來是無法主導人類未來方向的文明,美國更是以羅馬帝國“暴力征伐”的特徵而演化成為一個軍事主義的帝國,而這在湯因比——這個對人類古代的軍事化文明多有研究的智者眼中,絕對是一個衰朽的文明的先兆。那麼世界出路在哪里?

(阿諾德•湯因比巨著《歷史研究》)

  2,世界的未來在中國

  在和池田的對話裏,湯因比給出了完整的答案:世界的未來在中國,人類的出路在於中國文明。為什麼湯因比會有這樣的看法?湯因比在與池田的對話中自我總結了八點原因:

  一、中國在漫長的21個世紀裏,儘管也多次經歷過混亂和解體,但是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人完整地守護了一個超級文明,長時間生活在一個文明帝國的穩定秩序中,中國模式作為一種區域的世界主義模式可以為今天的人類提供寶貴的經驗。

  二、中國人在其漫長的歷史中都保持著人類社會中可貴的天下主義的精神,恰恰中國文化是距離狹隘的民族主義最遠的。

  三、儒家的人文主義價值觀使得中國文明符合了新時代人類社會整合的需求。

  四、在儒家和佛教思想中都存在合理主義思想,使得中國人在漫長的時代中有分寸地建立和堅守著自己的文明。

  五、道家思想對宇宙和人類之間奧義的認識,以及對人類社會試圖主宰宇宙的不以為然。恰恰是中國的道家為人類文明提供了節制性與合理性發展觀的哲學基礎。

  六、東方宗教和哲學思想中對於人與自然和諧的追求,以及反對針對自然和環境世界的統治和征伐欲望。

  七、以日本為代表的東亞民族已經顯示了,亞洲人同樣可以在西方人領先的領域趕上和超越西方人,例如在經濟和技術領域日本人所顯示的卓越超越能力那樣(那時候在1970年代,中國崛起的序幕還遠遠沒有拉開)。

  八、日本人和越南人在西方人的優勢和霸權面前,展示了勇氣和信心,日本人在經濟領域,越南人在軍事領域都展示了巨大的勇氣(湯因比這裏指的是越南戰爭)。因此這再次證明了亞洲人未來是可以領導世界的,關鍵是要將這樣的勇氣和信心轉移到人類歷史和人類新文明和和平建設領域。

(阿諾德•湯因比著作《人類與大地母親》)

  3,中國應對人類文明盡更大責任

  湯因比堅定地認為,西方世界在羅馬帝國解體之後發展出的是工業主義、技術主義,在政治上則是民族主義,因此西方征服世界的後果是各個非西方國家都模仿西方的工業化模式和技術主義模式,因此全球越來越有政治統一的需求,因為通過工業和技術的全球擴散人類的命運已經不可避免地緊緊聯繫在一起。而下一步的關鍵就要看中國了。中國人在漫長的歷史中已經證明了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可以將億萬人民根據文化情感紐帶的聯繫而組織在一個以天下主義和世界主義為文明基準的國家。因此在湯因比眼裏中國是真正的“文明國家”,這裏的文明既含有古代文明帝國的意思,也含有文化情感紐帶的深刻聯結的意思。湯因比的觀點的確再次證明了中國從本質上是文化的概念,是一個文明的概念,而不是一個民族主義的概念。

  湯因比告誡說,西方在經濟和技術上影響和征服了全球,但是卻留下了政治上的民族國家林立世界的超級難題,這個政治真空將由中華文明來補足。而只有中華文明,才能真正給予世界永久的和平。因此湯因比對未來人類社會開出的藥方不是武力和軍事,不是民主和選舉,不是西方的霸權,而是文化引領世界,這個文化就是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湯因比最終的論點是,一個歷史上一直是和平主義和世界主義為取向的天下文明也將在21世紀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

  湯因比在上世紀70年代的論點非常值得我們今天重新去閱讀發掘,站在中國崛起和中華文明復興的高度去認真審視,這是一項無比重要的工作。其重要性甚至不亞於中國在GDP總量上躍居世界第二。

  在21世紀,中國經濟將創造奇跡,“中國精神”和“中國文化”也將擔當起在後西方時代提升人類文明的偉大責任。中國並不排斥學習西方,相反還要加大學習西方的力度,吸收人類一切先進文明的成果,努力革除弊政,修正本身文化中不符合現代化的因素,同時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不斷發掘、研究、建構、闡釋和再闡釋中華文明中能夠提升當代人類文明的重要因數。一個文明高階段的發展不是簡單的復古主義,更不是盲目崇拜古代的一切,而是在一種人類文明更高階段結合現代因素的文明復興運動。因此中華文明必定是要聯結現代性的因素才能在更高的階段更好地促進人類社會的世界大同。中華文明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改革精神,中華文明中“和而不同”的文明多元共生理論,中華文明的“天人合一”中的人與自然、社會與生態的和諧精神,以及中華文明和平世界主義的天下世界觀,中華文明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理想,註定將照亮整個21世紀,促進人類世界向更高層次的價值理性方向發展。

  公正地說,西方在崛起的階段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災難,但同時也給世界帶來了資本主義、民主政治、憲政體制、公民社會和福利國家等現代思想資源,西方的成就是巨大的,對世界影響是深遠的,中華文明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正好就體現在善於根據時代而不斷吸取先進思想,而在學習和容納的過程中又不迷失本位自我,最終將外來的先進思想轉化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而西方世界的資本主義和民主政治的無限擴張,已經不可避免地進入到“物壯則老,水滿則溢”的階段了,西方文明每往下走一步都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自己的反面,文明的衰落在西方文明上得到充分體現。而積極吸收了西方個體思想、個體公民權、法治思想和功能分化的中國,可以在整體思維、多線思維、社會團結、社會整合等多方面運用中國文化的智慧創造出中西合璧的嶄新人類文明。

作者:劉濤

來源:《社會觀察》

原題:《湯因比的預言:中國文明將照亮21世紀》

2016年8月4日更新

 

 

 

 

 

請問老師,人間是不是既是天堂又是地獄?天堂地獄,六道人間,皆因眾生心靈覺知而起,本質都是妄想業障聚合成境界,性質沒有區別,心空了,世界宇宙,眾生諸相就空了,心空意散,自性如如,周遍法界,宇宙眾生,世界萬物皆是你,天堂地獄,人間六道無一不是體現著你,可是你卻無我,與眾生諸相無分別。
 
 
 
 
 
 
 
老师请问我们选择了佛法,佛法就会选择我们, -----世界唯心而起,宇宙是心灵体现,佛法性空,法不离相,离相非法,是断灭顽空,真性周遍,诸相性空,性空即佛,八万四千烦恼升起八万四千法门,唯心而现佛,法,僧,---什么是佛?自性圆觉是佛---什么是法?觉知清净是法。---什么是僧?离欲无嗔为僧。
 
 
 
 
 
 
 
 
谢安朔
身心脱落即见性,无见性之所,无能见之性,尘不离空,空无染尘,性本空无,除恶即善,返观内照,扫除心地灰尘,即发现心灵觉受即是习气灰尘,心灵乃见闻觉知根本,见闻觉知与心灵本质虚妄,清净尘劳,心消意空,真心显露,心无地,则不住万相,心无受,则不攀援诸境,自性觉明,
 
 
 
 
 

 

犹如南极深夜纯净无染的无相极光,清明朗照,通达周遍,渗透见闻觉知,觉明圆满在六根门头放光,地光明显现,犹如晴空朗月,普照宇宙万物,清晰洞照,毫厘可见,却清净纯明,无碍无染,与人间阳光不同的是,阳光刺眼有温度,阳光因为空间中灰尘折射光线而成,阳光本身蕴含杂质,而地光明无相,不依他起,
 
 
 
 
 
 

 

谢安朔
透彻万有而没有阻碍,阳光会被障碍物遮挡而显现黑暗,而地光明显露,圆觉,渗透,周遍,包藏一切,毫无阻碍,毫无蒙蔽,毫无掩盖,朗朗清明,却无相清净,照宇宙无尽无量微尘世界,清晰洞彻,观无限亿万劫遥远天际,瞬间现前,见闻觉知渗透光明,清净圆满,了了分明,
 
 
 
 
 
 
 
谢安朔
心能觉明世间万象,意能分别世界诸相,心意却寂静清明,心映照诸相世界,却不随境转,遇境现境,境过无留,不染不住,不随不动,即奢么他,止观境界,地光明现前,遍知前生后世十方三世一切因缘,洞照世界众生皆是因缘刹那幻灭而生,生与死尽是心灵习气妄想的波动,天堂地狱,皆是念头执着攀援的境界。
 
 
 
 
 
 
一个真正想进入解脱之道的人,必定体悟在六道中轮回,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所以才会生起猛烈的出离心;已经进入大乘菩萨道的人,必然对三宝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对众生具有广大的菩提心,纵使生命遇到任何危难,也都始终如一。
  
 
 
 
 
 
 
 

 

 

普照行者修心诀——心经抉隐:1【观自在菩萨】明见自身佛性存在的人,就是因地菩萨!【行深波若波罗蜜多时】 入在清净楞严大定之中,心无妄念,功夫积累得足够多,福德圆满的时候。
 
 
 
 
 
 
 
 
 
 
 
2013年3月11日引用谢安朔、普照行者、@慧海之光三位先生微博上的发言以供讀者參考。 

 

 

 

 

 

毕福剑辱毛事件没那么简单!

 

 

 2017年4月26日更新

 

 

 

 

 

    



  林家樂生命学 looklife——
 
 
林家乐博客书法空间直接链接     林家樂生命学 looklife -- 洞悉生命(洞釋性命) © Copyright by looklife.as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