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 > > 林家樂的武術著作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 林家樂的武
● 林家樂的武術心要
● 林家樂與南少林的關係
● 南少林的歷史
● 林家樂的武術著作
● 林家樂發表于雜志的文章
● 林家樂講學、接受采訪
● 林家樂和他的學生
● 林家樂2013’國際中國功夫高峰論壇暨功夫角力•演示大賽
 

林家樂的武術著作

 

 

 

 

 



2007年1月,出版《中國武術——易筋洗髓內功》,并在中國、香港、臺灣、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發行。
 

 

 

 


 

 

2008年3月,重整再版《中國武術——易筋洗髓內功》改名為《古代少林健身方法——易筋洗髓內功解密》。
 

 

《古代少林健康方法易筋洗髓內功解密》劉康毅 序:

 

 

   因病而得道。
 
    眾生欲望橫流,耗損無度,若不知及時截斷眾流,頓然而悟,則燈盡油枯之日不遠!
 
    病,原為生之大患,若非大病,則其欲望終不得止,知所止則能有定,一念回光返照,便是大自在。故而,多數人在經歷一場大病劫之后,對于生命就有另一番不同的感悟。
 
    昔有西天之法,圣人之道,落入凡間,不知幾經流轉,幾易面貌,突有“易筋洗髓”之說,橫空破壁而出,震古爍今!……
 
    云何易筋?云何洗髓?此乃“身心靈”解脫之大智慧。
 
    易筋、洗髓所藉,乃心物一元,心能轉物之理。易筋者,脫換也,欲堅其外,解脫肉身之困惑(障礙),以有形感悟無形,即《莊子》〈齊物論〉中所言:“其形化,其心與之然”。洗髓者,清虛也,以清其內,進入內心深層定靜的一面,虛運無形主宰有形,然后心能轉物,以竟全功。
 
    易筋、洗髓之關系,如同理、氣,所謂:“氣無理不運,理無氣不著,交并為一致,分之莫可離。”理以氣為用,氣以理為體。
 
    易筋之法,力求全身經筋之自然放長延伸,通透連貫;洗髓之功,則不期自來,非以力學所致。洗髓乃易筋純熟已極,心法默藏于心,概以清虛,“暗”運真火,成之于理。一落形象,住而不虛,必不可得!
 
    歷來,依據理、氣、象詮釋易筋洗髓者,斑斑有載。而“少林古太祖易筋洗髓內功”獨具慧眼,承古而不泥,融通禪、武、醫、藥領域之精髓,創新心理、經絡、臟腑一體為用的理療科學,為人類的健康與生命理解開辟一門安身立命的學科,堪稱為──新“古”能量學。
 
    “少林古太祖易筋洗髓內功”一脈相承至今,實是祖師的慈悲、古人的智慧和今人的解說之道,是功利社會邁向生命科學領域極佳的敲門磚。
 
    其實,到末了,所謂的筋、髓之見早已超越原先的范疇,易筋、洗髓也都成了一種假托,一種內向的反射。你在易筋洗髓上賦予什么?見到了什么?所反映的就是真實世界中自己的身心境界。頓悟者,向上一步,便是道境;漸悟者,發心固守,練就金剛之體,也能擁有一片坦途。
 
    大千世界里,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應虛即虛,當實則實。什么《易筋經》、《洗髓經》、達摩耶、少林絕頂神功耶……,是也!非也!到了最后──虛空之中,實無發菩提心之法,所謂:一法不立、一塵不染者是也。
 

 

                   法自然養生文化機構主席、《臺灣武林》雜志社長總編輯
                                                劉康毅   序于武學書館
 

 

 

 

 

《古代少林健康方法易筋洗髓內功解密》

“立論的意義和理據”與“編輯的內在脈絡”

 

 

本書實際介紹的是一套被歷史湮沒、少林歷代絕密秘傳非常珍貴的:“少林古太祖內功拳術秘笈”。此“拳術”成書初版分七個部分述說:總論,易筋修煉,洗髓修煉,技擊修煉,跋,歷史,醫學。七個部分中最重要的是“易筋洗髓內功”的理譯和實踐的指導,故以此作為書名。此拳術附有非常實用又優秀的醫學觀點和經驗,很值得和大家分享,大家也可以由此更加肯定的釋出“整個養生學問(健身法)”的重要性。傳說中的“少林禪武醫三者集于一身”的事實充分的在這“拳術”身上顯現。

關于內功:禪的闡述更是本書的價值焦點所在,她用圖解明顯的指出了禪的修習,是“生命之路及強身棄病”之正法。她把“禪”的“不可捉摸”具體化了,可以明確的依理依法靜修了。為了讓一般正在尋找“生命之路”(生命真相)及同時追求“強身棄病”方法的人們,了解和相信本書所說的“禪”之本義與原傳的“禪”的本義相同,特引錄《嵩山訪禪記》與《六祖壇經》兩書之“說禪”給初學的讀者作印證。

由于本書的立意非專門教人拳術而偏重于健身,故書名特別強調是在介紹:“古代少林健身方法”,改版時,內容的列序也加以調整,補充“禪易同源”一章,更加清晰明白的顯露“立論的意義和理據”與“編輯的內在脈絡”,內容編排從淺入深、讓一般修學程度較低的讀者容易接受。把“跋”拆散,重用。把“武技修煉”的重要部分調整于“歷史”之中,使“歷史”篇章的敘述細節更加豐富和生動,也避免了不講“武技教習”的尷尬。

本書說理力求通俗淺白,(可喜可慰的是作者愿意的可以用大家容易明白的現代語言把這千年隱藏之秘密和盤托出,)一些正在尋找健康知識的人,一些對傳統武術有興趣,想提升自己的武學常識的人(疑問什么是內家拳?內家拳的“真意”是什么?神秘的內外兼修、體用俱圓的“中國古武術”是什么樣子的?!);一些尋找強身棄病之法與探究生命科學的人及一些對“易筋洗髓”和“內功”有興趣的人(想知道世界上真有“內功”這一回事?真相如何?怎么樣才能擁有她?!內功還有“武技內功”和“心性內功”、“肉身內功”的即分又合,即合又分?!),甚至,對“少林禪、武、醫、三者合為一體”是怎么一回事?有濃厚興趣的人是本書預期的讀者。

作者經過體驗無遮的解揭公開了千年隱藏于人間的“少林禪武醫”之多層秘密!這正符合劉康毅先生所說:“中國武術是一種多成份、多功能的文化綜合體,一個從時間到空間均難以把握其范疇的文化信仰。拳家正法歷來訴諸文字記載者,鮮矣!所謂的武林秘笈,對于一般人而言,也是奧如天書。近來西方有‘身體的語言’,‘圣經密碼’,‘上帝的指紋’ ……揭開古老神話背后的意義,不再以無稽之談來輕視這些文明現象。而中國古代所流傳至今的‘拳經’(武林秘笈),其實,也就是老祖宗遺留給我們的一道自醒的‘錦囊’。”
他更說:“文化如果沒有深度,不足以豐厚生命;文化如果沒有寬度,不足以涵養萬物,習武之人,不能天天在搏擊、發勁、打人中過日子,縱然再有高深的本領,終究也必須回到真實的生活中去,而一切回歸所需要的,無非就是一種極簡的元素。”

他率真的支持作者:“林家樂先生所繼承的‘少林古太祖內功’,根據理、氣、象的原則,以易筋、洗髓功法探討心理、臟腑、經絡與能量的關系,融合禪、武、醫為一體,早已跳脫原傳“易筋經”的局限,做更人性的發揮,是清代少林精神的典型代表。”
“在諸多版本之中(明、清、民初、近代),我特別要推薦林家樂先生的‘少林古太祖易筋洗髓內功’。
這套功夫的理論和實際,保有原傳的精神和科學的理法,是近代‘易筋洗髓’相關領域中,較為清新獨特的一脈。
易筋于身,洗髓在心,易筋洗髓的真諦,就是新世代術語的身心靈科學。身處在信心崩潰、社會慌亂不安(作者按:文化傳統需要醒思、重建)的世代,若想尋求身心安樂的一片凈土,不妨嘗試打開這老祖宗早早就為我們預留下來的一道錦囊,或許就能找到另一番柳暗花明前所未有的喜悅!”

此書中所呈獻的道理和方法得以普及推廣,應有助世道人心的安定和社會道德標準的確立。人們讀了此書當會明白中國禪武醫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和珍貴性!人們得此指點引導,可以清晰的明白人生之正確方向而不再迷失!

對于此書,作者期待學歷淺者會喜其淺;學歷深者會喜其深!

 

 

 

 

 

 

 

現代臺灣中國武學家劉康毅先生近作《武

學理法發微》與《聞藝錄》引用和吸收林

家樂的武學精華:

 

 

 

 
 
《武學理法發微》第27頁至35頁
 
  武學理法發微
 
  一傳承基石 學派根據
 
  宇宙萬物,因理成氣,因氣成象,理令氣形具。蓋未有天地先有理,理為氣之陰陽主宰,主宰理以有天地,道在其中。陰陽氣道之流行,則為對待,對待者,陰陽也,數也。人身太極象天地,先立根基,分陰陽,對針鋒,定子午,然後開闔門戶,進退有方。
 
  意拳宗師王鄉齋說:「諸人多重術中而求拳功,餘獨重理而求意,非余隻重於理、意,但無理念、無意境,其拳之內涵、韻味、精神、意感皆失,單于形、力、術、法中求之,終非大器之學,是迷徑也!」
 
  何謂理法
 
  祖師因明理而悟法,乃辨法而制變,所謂理法者,即原理法則之謂也。
 
  理法為制變根本,當拳術之拳勢與功夫之功勢,不足以適應需要的時候,就必須重新追尋理法,是為突破,據此突破,做了反復疊帶,複合重現體勢與招法,如此已是質變後之產物,勁、意、氣變之觸媒與重點。
 
  守理法的重要性
 
  被老中醫李可先生譽為「中醫復興之父」,繼醫聖張仲景之後第二位醫中聖人的民初中醫學家彭子益在《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中提到:
 
  葉天士、王盂英溫病大家,只有經驗,不知原理。自從王叔和誤解《內經》經文錯起,以致後人將傷寒溫病麻疹,完全學錯,枉死甚多,不解何故。
 
  彭老此語批判相當嚴厲,可謂語重心長,同時也更讓他發心要建立中醫理法的學術體系,果然成績斐然。
 
  經驗傳承,口傳心授,是家庭傳承師徒制最主要的承傳方式。但「經驗是無法重複的,所以,你不應該去尋找相同的經驗。真正的大師,每次做的都不一樣。」「找出這個經驗的根源。尋找行動,而不是尋找感覺。找出創造那個行動經驗的天性。」老師每次呈現的都不一樣,那學生如何可以模仿老師的樣子。經驗的傳承需要花上很長時間的原因之一,就是徒弟得經過長期的生活相處,才能完全明白師父的想法,抓住師父的心,繼而在技藝傳授過程中,取得默契,建立共同的思想溝通方式。
 
  經驗的背後,是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即吾人之認知。認知和認知之間涉及知識本體,無法完全進行溝通,這就是經驗法則在傳承上的困難性,如果能將認知系統化提升為理法,做為彼此溝通的平臺,則有助於傳承與交流。拿語言來說,地方性方言如閩南語與客語無法直接進行對談溝通,如果能透過普通話做為共同的語言,則可省去轉譯之苦。如圖1。
 
 
 
圈1 理法和認知之間的關係與角色
 
  武術之拳種門派眾多,加上歷史悠久,地域遼闊,發展出各自不同的風格特色,但由於觀念封閉,保守成風,阻斷了集體智慧交流的機會,有時候明明是同一個概念,卻因文字、語言與詮釋方式的差異,很難進行溝通。認知是理法的根源,理法則是建立學派的基礎。新世代的人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對於傳統國學(如易經、老莊、孫子兵法)、中醫(如黃帝內經),西方物理學、化學、運動生物力學、心理學等都有基本的認識,若能根據這些知識為交集,系統性地建構自己門派的武學理法,勿需多久,武術學派必然遍地開花,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如何建構理法
 
  理法的建構,是十分嚴謹的過程,並且需要長時期耐心的投入,才能粗見成效。以西方科學對治部份傳統武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疑惑,雖不失為良方,但卻也不是萬靈丹,拿捏須恰到好處,才不致於本末倒置,喪失了文化的整體性和主導性。
 
  彭子益先生說:
 
  欲用科學方法來整理中醫,須由中醫方法去選擇科學,欲由中醫方法去選擇科學,須先認識古中醫學的本身真相。

  如不認識古中醫學本身真相,而盲目地去用科學方法來整理中醫,得了科學的虛名,失了中醫的實效,可惜殊甚。……

  萬物皆是關於生物生命的宇宙運動的大氣生。中國文化的起源,即起源於宇宙大氣的圓運動,醫學乃其一端耳。
 
  科學的態度有時比科學的方法來得重要,藉用彭老的說法,欲用科學方法來整理武術,須由武術方法去選擇科學,在這方面,長期以來我的主張都是,西方科學可以用來理解中國武術,但不適宜用來練武術。西方科學的專長在於分析單純的現象,並著重於複製和量化,面對整體,也須先化整為零,才能下手。而人是極其複雜的有機體,不能完全以西方科學的觀點來看待-,其教學方式也常因而人異,講究一體成型,非組裝,也無法量化。
 
  在建構武術理法之前,首先要明確訂出其內容和範圍。內容可以是拳種(如太極拳)、門派(如陳式太極拳),也可以是跳脫門派拳種的某一個主題,範圍則含括了時間和空間等要件,這樣才不致於漫無目標地摸索,或模糊了焦點和主題。理法的精神是據象以求理,然後重理而不執象,先化繁為簡,再執簡以馭繁,故須累積相當慧富的專業知識,收集足夠的資料,並對武術文化和歷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才構成據理以立法的條件。本書以拳經拳論的重點為內容,以明末清初以降的傳統武術為範圍,做為理法建立的素材。
 
  理法不同於功法和技法,講究的是整體觀,不以單一目的(如養生、散打、格鬥、實戰…)為訴求。按照傳統中國哲學的觀念,理法研究著重於「體」而不強調「用」,雖然如此,理法的科學驗證是必須、也是極重要的。驗證不等同於實戰在於它有一定的假設性,也就是實驗的操作性定義,表現在喂勁的形式中。缺乏嚴謹的定義,容易各說各話或流於空泛,縱然框架再美麗,難以服人,也是枉然。
 
  有了材料,還必須有明確依據的原理,並找到適當的主題作為切入點,才能著手進行分析。每個人建立理法依據的原理不同,有人採用中國傳統文化的易經,也有人引進西方的運動生物力學,不論是基於專業或興趣,都要考慮其普遍性和適當性,若過於專業艱澀,往往會適得其反。本書以陰陽觀點為依據原理,以力量的探討(學力)為切入點,做為建構理法的經緯。理法形成的過程中,最常發生的情況,就是把理法和功法、技法的本質混淆了,落入了以偏蓋全的盲點之中,大大降低了理法的客觀性。
 
  理法的形成本於認知,認知不同,而理法有異。武術的演進是現在進行式,認知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的成熟而提升,不間斷地反思、修正理法,是對自己、對學生負責任的表現。
 
  中醫辨證要求辨明病灶、病機和病因。其特色為:一、據象以求理(化繁為簡)、二、重理不執象(執簡馭繁)、三、據證理以立治則、四、依治則而開處方。根據肯恩,威爾伯的四象限論,傳統武術一直以來都偏重於個人和集體「肉在」的部份發展,「個人外在」(理法)極其不足!而「集體外在」(學派)的部份,可說是一片空白。傳統武術的未來在哪里?理法、學派是不失為一張好處方,是否藥到病除,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武學理法發微》第111頁至164頁
 
 
  陰 陽

  一架構形而上的意義
 
  宇宙事理,從無形化生有形為順,有形返還無形為逆,當武術進入內家階段,即稟順生逆練之原則,從身體實質陰陽的認知上練起,再逐步按次第返還其性能。形而上的道體是無可練的,在質器世界裏所能遵循的,無非是合道而已。
 
  外勢以架構形成力量,內勢是以力量形成架構,架構是力量形式的規範,但不論外勢、內勢,均本於陰陽,形於分合。學力的目的,是透過力量進一步認識架構,從架構瞭解其背後所隱藏的形上意義——陰陽。《易筋經,總論》說:「非清虛無以脫換,非脫換無以清虛。」形而下的轉進是「脫換」,形而上的昇華為「清虛」,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不斷地迴圈,生生不已。
 
  清虛的極致,就是太極的先天性能,造化宇宙萬物的力量,其名先天,即非人力之所能為。是故武術的內向化,從形與力的絕對陰陽到相對陰陽,是身體觀的一大躍進。最終的目的,是循道家同類陰陽之理,以期相對陰陽和太極陰陽的子母相會,返還太極,尋求身心的徹底脫換。
 
  架構依據外勢和內勢,分為絕對陰陽與相對陰陽,絕對陰陽意味其陰陽是各自獨立、分別出現的,而相對陰陽則是太極圖「對立即互補」的陰陽關係。
 
  外勢陰陽——絕對陰陽

  (一)形的陰陽
 
  外勢的架構即是形,以肢體之不同角度、方位、起落分別表現出上、下,左、右,正、偏,進、退,橫、直…等絕對陰陽形式。
 
  (二)力的陰陽
 
  外勢之力,根據肌肉徵召的情形與速度,’產生了強、弱,消、長,長、短,快、慢…等絕對陰陽形式。
 
  (三)形與力、彼與我,各為陰陽
 
  外勢是以形發力,以形變帶動力變,形直力直、形橫力橫,形與力的運作是共同一致的,兩者均為絕對陰陽。此形力的一致,是一種功能組合的型態,以形成技巧,如:形陽+力陽、形陽+力陰、形陰+力陽、形陰+力陰,其中各自的陰陽仍是獨立,並未融合。交手時,由於雙方各為陰陽,不形成合力,故彼我之間,互有頂抗消長之情形出現。
 
 
圜1 外勢以形與力的陰陽交換、結合形成技巧
 
  內勢陰陽——相對陰陽
 
  內勢陰陽是相對陰陽,其形即是架構。內勢力的根源,是人人與生俱來的重量(體重),經由杠杆原理轉化成為「重力」而來,不是局部形變之力。力對內勢而言,是貫通身體的力臂,而非力量,故內勢力,可視為是質性之力,非度量之力。
 
  相對陰陽的武學意涵,可以透過明代易學大家來知德的太極圖來進行瞭解。當肢體架構符合相對陰陽時,其交合凝定所形成的中空之性,即武術所稱之中定,為力量傳達之「通路」。內勢架構的意義,在於維持陰陽的平衡,不在於發力,故而架構形成之際,力量同時充盈其間,形成力臂。外勢沒有整體架構時,尚有局部之力,內勢沒有整體架構時,即無能為力。內勢,是立基於中定,而不是以中定為目的。
 
 
圖2 內勢以相對陰陽凝定時所形成中空之性為連通力量通路,形成杠杆力之力臂。
 
  (一)形的陰陽
 
  內勢肢體的運作,通常呈現交叉對稱的特質,如折迭、纏絲,是相對陰陽表現,而雙方搭手的接觸點,即相對陰陽的凝定點。內勢的形變,是力點的變化,目的是為了平衡、化解來力,儒鶴拳有所謂「移勁致柔」之論,藉由控制力點之正、偏、剛(落點)、柔(過渡),形成輕、重、黏、連的效果,和發力無關。發力是重力的作用,非形力之作為。
 
  (二)力的陰陽
 
  內勢之力變,是藉由支點移動;,造成力臂兩端陰陽變化所形成,藉趙福江老師之說法,可稱為「陰陽翻」,非傳導之力,更非局部肢段之力。手足兩點之間的關係為叫應,足虛則手重,足實則手輕,緩慢之虛實,形成長勁,短瞬之虛實,形成短勁,喂勁以長,實用以短。內勢力的陰陽,是相對陰陽,其變化,是質變,而非量變。
 
  (三)形與力、彼與我,互為陰陽
 
  內勢不是以形發力,形變時力不變,力變時形不變,彼此互為陰陽,是性能的融合,非功能的組合。形(力點)變時是為了維持受力點力道不變,(不貪不欠),此即內勢的化力觀點,不是為了發力,對方感覺力道變重,是力點移偏,以致力量傳達受阻,形成自體膨漲的效果,就我而言,重力並未有任何的增加。一旦足根虛實變化造成力變時,對方會感覺力道如排山倒海般壓來,由於形(力點)穩固不變(七星連成一氣),故無法移勁。
 
  相對陰陽具有融合性,所以內勢也是一種合力的觀念。內勢力是架構整體力,雙方甫一接觸,我的重心當即合上,與對方形成一體的陰陽之勢,我為架構力、彼為本力,悖此,即為雙重。自己身上的陰陽分清了,即形成間架與架構,但充其量只是自己懂勁的小乘階段,還要打散,打破這個限制與形式,與對手形成互為陰陽之勢,才入中乘。最終,還要能逐步跳脫沾黏的形式,成渾元之體,方可謂大乘。
 
  絕對陰陽接觸的點,為爭力點,而相對陰陽所形成的點,為凝定之點,兩者性質殊異。藉由圖3和圖4
 
 
  
的喂勁演示,可以概略說明相對陰陽的觀念。當受力點(右方之肩)由虛變實,只要在對應點(右方前足)由實變虛,虛實分清、陰陽分明,即可維持平衡不變。
 
  同類陰陽 子母相會
 
  內勢的陰陽和丹田先天太極陰陽都是於相對陰陽,彼此之間的關係,屬於同類陰陽,關係則如同子、母。武術進入內家階段,為了達到能量脫換的目的,援引道家「結丹」的觀念,依據同類陰陽之理,以「∞字功」的運行法,從陰陽二力的交換、交融到陰陽二性的交媾,逐步返還,如子憶母,母亦憶子,最終與丹田「太極陰陽」交感收攝,子母相會,回歸先天能量。
 
  陰陽是抽象的符號概念,架構是陰陽在身體功能實質的落實。習武不應從抽象面著眼,要從實體面下手,才不致於迷失。從歷史的演變來看,外勢到內勢的內向化轉變,有一定的脈絡可尋,惟其動機、目的則非任何單一動機、需求足以涵蓋說明。把過程放大,就是一部武術史,縮小,則教育了武人一生習武的次第與轉進。中華武術之所以令人迷戀,在肢體的背後所隱藏積澱的文化意涵,才是世代相傳中屢斷屢續不絕於今的不可說之秘。
 
 
 
  雙 重

  一本力的雙重心狀態
 
  <太極拳論>說:「立如枰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上文引出有關懂勁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問題——雙重。為何數年純功尚難以運化,想必有其令人容易偏差誤解之處。
 
  何謂雙重
 
  <太極拳論>所提出的雙重是內勢理法所要面對的問題,外勢沒有這項顧忌。部份人將立身中正之頂頭懸視為是人的「枰准」,以此將身體分成左右兩部份,兩邊相等了,即犯雙重。但問題來了?這相等指的是什麼?如果是「重量」,那是體重的分配,並不難理解,應不致於「數年純功,不能運化」,故筆者認為問題並沒有那麼單純。
 
  武術運動是形體和力量的結合,形體的品質為體重,其中央為中心,力量變化的合力點則稱為重心,中心是靜態的,重心為動態。拳經拳論的核心,偏重於用的總結,而非練的體悟,既是對抗,其指向強調的應該就是力量,而非形體。故雙重之「重」,指的不是形體重量的輕重分配,而是力量重心的虛實。
 
  事實上,人一旦運動起來,其重心只有一個,不存在雙重的問題,那「雙」的可能性就只剩下「對手與我、二人雙成」了。回顧前文<學力>對武術力量的分析,基本可粗分為本力和架構力兩種。當力與力接觸之際,如果是架構力遇上本力或架構力,會形成合力,不會出現雙重(心)現象,故此等場景,只會發生在本力對上本力的狀態之下。雙重會造成什麼問題,最直接的就是頂抗、鬥力。一頂抗,就只能比量,於是,又回到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的老問題上了。
 
  練拳架是知已、自己懂勁,推手是知彼、於人懂勁,惟,自己一人成就不了完整的懂勁功夫,知己知彼、陰陽相濟方為真正懂勁,雙重的另一層意義,就在闡釋,如何與對手形成完整的陰陽,即彼我互為陰陽,明白了「雙」「重」所指,我大膽嘗試將雙復位位於:當本力對上本力時,所造成的雙重心狀態。
 
  為何會造成雙重
 
  造成雙重的現象,主要是對力量和重心的認知不明所致。首先在觀念上,中心和重心不分,誤認重量為重力,把重量的分配當作是武術中所要求的陰陽。重力是力變,其陰陽是虛實,重量是形變,其陰陽是輕重,若以形變所形成的輕重,當作是武術中的虛實,恰巧就印證古人之言「雙重之病未悟耳」。
 
  其次,雙重是對抗時雙重心的現象,表示雙方未形成含力,故彼此均保有重心,這種情形只發生在本力和本力相遇之下,說明自己並沒有形成內勢架構力。
 
  進一步地理解重心的表現,單練和推手對練對於重心的表現是不同的。當我和對方形成合力之際,此時是力變,而形不變,如圖1之右圖;若是單練,由於少了手上的接觸點,虛前腳時,力量會移轉至後胯部位,造成自然形變。但是,這和直接以後坐之形變來帶勳前足之虛,兩者截然不同。如圖1之左圖。故,若以內勢架構力的觀念來演練拳架,應該是以形變來「表現」其力變,而不是以形變「造成」力變。內勢力和重心有絕對的關係,形變只是重量分配的改變,力變才是重心虛實的變化。若是非得要分析一個人單練的雙重狀態,以「形變帶動力變」可以理解為導致出現雙重的前兆。
 
 
圖1 左右兩張圈片,左方著白衣之示範者均為虛前足之狀態,左圖為單練時,以形變表現力變,右圖為搭手時,力變(虛足)則形不變。
 
 
圖2 以右方為例,虛在我腳,實在我手(虛線),雖自己形成陰陽,但尚嫌不足;必須進一步做到虛在我腳,實在對方之手(實線),自己和對手互為陰陽才是正確。
 
  太極拳懂勁之說,有自己懂勁和於人懂勁,練拳架是自己懂勁,推手是於人懂勁。自己懂勁,只是明白了自己身上的陰陽虛實,不過這還不夠,還不足以完全避免有雙重之虞,再進一步要透過推手喂勁、於人懂勁這一關,要和對方形成互為陰陽之勢,才是真懂勁。武術是對抗性的運動,單憑自己一人,無法成就完整的陰陽。所以,推手的目的不在於勝負,而是如何與對方互為陰陽,根本之道,就是摒棄鬥力的技巧,回到力量的本質上去探索架構之道。
 
  如何避免形成雙重
 
  如何避免雙重所要探討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內家武術理本陰陽的根本認知問題。
 
  (一)成就自己的架構力
 
  本力是局部力、單向力、肌肉力,架構力是整體力、複合力、杠杆力。雙重是本力對上本力所出現的狀況,所以避免雙重歸根究柢的解決之道就是設法成就自己的架構力,架構力面對本力或架構力,雙方會形成合力,互為陰陽之勢,免去了雙重之虞。
 
  (二)改變慣性,以力變帶動形變。
 
  雙重之「重」指的是力量之重心,不是形體的重量,故內勢之變是力變帶動形變,非形變帶動力變。藉由拳經拳論的指示,在自己單獨練習時,要逐步嘗試改變既有以形變帶動力變的慣性,並細察其中的差異性(如圖3) 。
 
  在學習以力變帶動形變之初,會發生「動不了」的情形,那是因為你誤認架構為力量了,在認知上還沒轉變過來。按內勢理法,架構不是力量,而是力量通路的形式,力量是流水,架構是岸。另外要特別申明的是,以形變帶動力變只是不符合內勢的理法,而並非是錯誤的行為,不要造成誤解。
 
 
圖3 觀察陳氏太極拳大宗師陳子明的拳勢,其下盤明顯是力量的虛實,而非形的虛實;即,以力變帶動形變。
 
  (三)形力互為陰陽,以形化力,以力破形。
 
  內勢架構力是複合力,形力與重力(簡稱形與力)互為陰陽,形變力不變,力變形不變。前面所探討的重點放在力量,其實,形在轉換時也要遵循相對陰陽的對稱原則,如上肢的折迭、纏絲,才能和重力連成一氣。在推手練習時,要清楚地分辦形力和重力的分合關係,所謂的「合」,是形、力的本質均為對稱陰陽,才不致有所抵觸,而「分」所指的,則是雙方互為陰陽,一動則一靜。
 
  本力對上本力的雙重表現,就是以形化形,以力化力,故要避免雙重,就要以形化力(形變力不變)、以力破形(力變形不變),也唯有架構複合力形和重力的對立互補,才能符合這項原則。
 
  (四)中定
 
  形體的中央是中心,重力的合力點是重心,一為靜態,一為動態,當中心和重心重迭合而為一之際,即動靜合一,武術中稱為「中定」,是真正的大平衡。中定,已超越虛實,邁入以氣化形的大地沉平境界,拳經指稱「雙重為病,但雙沉不為病。」故理所當然無雙重之患了。
 
  雙重的探討是武術中進一步認識陰陽理法的好課題,除了建構自己的小陰陽,還要進一步思維如何與對手相互形成大陰陽,唯陰陽二字太抽象了,容易陷入見人見智的思辯。理法的世界,爭的不是勝負,而是是非,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習武之人,要對自己負責,豈能不用心探究乎!
 
 
 
  聽 勁

  一人不知我 我獨知人
 
  內家武術臻入大乘,是「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一派澹泊寧靜,美名為「中定」,這種能力的養成過程和聽勁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聽的訴求,在於創造和譜,不只是自己的和譜,還要與所有人和諧,與眾人合而為一。推手是時下認知聽勁最普遍的形式,惟,明眼人豈能不知,推是障眼法,聽才是正道,放下勝負,擱棄技巧,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聽。
 
  武術中的聽勁是知己知彼的獨特法門,此聽,非耳聞聽覺之聽,乃收視返聽之聽。耳聞之聽,是耳朵向外的聽覺功能;收視返聽,是音聲自外而內通過身器,觸動六根的收攝之聽。《莊子•齊物論》中提到:「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鹹其自取」,天籟如何可尋,所憑藉的不是技巧,而是「返嬰尋天籟」;在天性上返還如嬰兒般的純真敏銳,以身心為器,當音聲通過之際,不迎不拒,使其自己也。
 
  聽勁培養的是內觀能力,我們習慣說觀看、聽聞,其實觀、看和聽、聞屬於不同的層次。觀、聞是全覺、知覺,看、聽是功能、感覺,以此確立武術中聽勁之聽,有聽之心,而無聽之意,當對方的力量流動時,用知覺去聽,不要感覺,也不用主動去聽。
 
  誰聽誰的勁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人、我之間,誰在聽,誰被聽,誰聽誰的勁?《袖珍秘錄》寫道:「知彼知己,時察吾身」、「行移坐立,以吾揣敵」,原來聽勁的根本在於「時察吾身」「以吾揣敵」,「吾」才是聽勁的主體。
 
  聽勁之法,在於知己與知彼,善聽者,本身就是一個良器。知己,即立身中正、立如秤准,一旦起了尋伺對方勁力的念頭,當下就喪失中定。知己易,而知彼難,調整自己容易,改變對方困難。當我與對方形成合力之際,人我合一,我即他、他即我,知己即是知彼,無有人、我之分,從自身的變化感受中,以吾揣故。說到底,知己、知彼、知我、知人所指的,只是一個人、一件事,不然,怎能得收視返聽之效。聽勁,所聆聽的是力量通過自己身心所發出的之聲。
 
  聽勁的目的——打破框架、創造和諧
 
  內勢的學習,在架構未形成的階段,通常會汲汲于建立,一旦懂了架構,反而要開始學習放下;死守架構,久而久之,會淪為一種「框架」,雖阻絕了別人,但也限制了自己。聽勁最終的目的,在於打破自己所建立的陰陽並和對手形成互為陰陽之勢,創造出新的合諧關係。所謂的和諧,不是單方一廂情願的和諧,也不是道德的和諧,而是陰陽對待中定的和諧。
 
  仔細體會「亙為陰陽」的相對關係,習武如果一直停留在運用後天本力和慣性的階段,終究只能鬥力和比玩技巧,無法和對手形成合力。合力,合的是陰陽二性,形而下的,不是肢體,不是技巧,而是力量。《少林龍術正法》中有:「借浪生力」「無風無浪船難行」之語,風、浪指的是對方的力量,如能借得風浪之力(合力),迎風破浪,那風浪也就不那麼可怕了。
 
  進一步說合,合是迎合,是最高明的惜力形式:爬坡時,上半身前傾與坡地合而為一,即可借助坡度的力量前進:和對手接觸時,也要迎上去,合為一體,才可以借得對手的力量,建立新的平衡。內勢架構力之下,彼我互為陰陽,我取得重心平衡的當下,對方已失衡,無須再去破壞他的平衡。搭乘捷運是時下人利用交通工具體驗聽勁的好環境,學習如何運用腰胯、虛實與車廂合為一體。習慣後,在電車敔動的瞬間,便可以迅速地掌握脈動,融合在車速和車廂的愰動之中,無需藉助扶手,便可以一派輕鬆恣意地看書或沉思,不受影響,這也是聽勁創造和諧的生活運用。
 
  引進落空 合即出
 
  聽勁的功夫著重于培養,而非訓練。訓練聽勁,往往是為了推手比賽,以此發展出種種推的技巧,忽略了聽的本能發掘,這和推手的目的恰恰背道而馳。創造和諧需要能力,對手不可能讓你稱心如意,其根在架構力,「引進落空合即出」是一種表現形式。
 
  (一)如何引勁一進來、進去
 
  引進落空,引的是自然是勁,並且,是對手的勁。至於「進」,究竟是進來、還是進去,要分別從虛引、實引和重力、形力上探討。引勁,不可虛引,必須實引。虛引,是自我想像設定對方主動來勁而為我順勢所引「進來」,實際上,主導權在對方,不會按你的想法出現,容易丟勁,故為「虛引」,實引,則是主動「進去」探路或破門,將對方的勁力引出來,在南派武術中,稱為「搭橋」,拳論說:「無橋搭橋」即引勁之意。
 
  內勢架構力是複合力,形力與重力互為陰陽。引勁時須用重力,主動迎上(進去),重力是整體力,能與對方形成合力,而不為對方化去,對方在失重之下,僅能回我以形力,我則順勢以折迭、纏絲引進來,重新回到平衡點。重力進去,形力進來,一往一返,亦正符合相對陰陽之理。(如圖1)
 
 
圖1 引進落空,重力、形力互為陰陽示意圖
 
  (二)落空
 
  「落空」南派稱為「斷橋」,拳論說:「有橋斷橋」,如何斷,彼剛(落點、定)我柔(過氣、動)時即斷橋,肢體未必離開、力量也未必消失。落空、斷橋,表面上形之於手,實質上行之於力。將對方來力引「進來」,使其「力量」因勢盡或勢偏落空,為虛引之落實。實引之落實,是在合力之下,讓對方的「力點」偏失,無點可著力,即儒鶴拳所稱的「移勁致柔」,此時力並未消失。形成牽制,我則違丟即打。
 
  (三)合即出
 
  虛引和單向力之合,為肢體外在形式的接觸或力量、力點上的抵觸和雙重,屬於假性之合,合後雙方即可再進行出(發、打)之動作。
 
  寅引與複合力之合,為雙方互為陰陽下的性能之合,甫一搭手,我即主動以重力破門引勁,對方招之,當下即形成合力。此時,對方失去重心,本能地以受力點為支撐,同時回我以形力,我以招迭、纏絲移轉力點,形成彼剛我柔之勢,自始至終,所有的引、化、發都在台力之下進行,三位一體。換句話說,真合時,合即是出,無須再多一個出(發、打)的意念。
 
  「合」'不要一廂情願地以為對方會來合你,或以推手、喂勁練習時所設定的模式為慣性,那些都不是真合,真正的合。就在你來我往之間,一拍即合。合力是一種從自己懂勁動於人懂勁的能力培養,而不是是技巧的訓練,過程中,會借助推手、喂勁來感受架構和勁力之間的對待關係,懂勁後,在實際運用中,就未必非依賴搭手不可,不明此理,合,反而會成為一種限制。
 
  沾黏
 
  沾黏是雙方合力的結果,不是外在技巧的表現,沾黏和鬥力看似都黏搭在一起,其中的差別,在於雙重與否。合力之下,失勢的一方,無法將力量鬆懈,因為稍一放鬆,對方的力量立即補上,形成追勁,此乃相對陰陽你退我進的對立互補之象,也依此形成沾黏連隨。
 
  沾黏除了基本的重力作用,在形力上,搭手破門之後,不能管手或玩手,而是朝對手身上走去,對方見來勢,會本能性地防禦抵抗,自然形成沾黏。換句話說,沾黏,是對方沾黏我,而非我沾黏對方,沾黏之點,是對方形成的,不是我形成的,如此,才算真正的打破了自己的陰陽,跨過了門檻,和對方成了互為陰陽之勢。南派拳論說:「無橋搭橋,有橋斷橋」,這橋是搭在那裏,又斷在那裏?搭橋,是以重力搭在對方身上,斷橋,則以形力斷在我的移勁之時。一搭一斷之間,都是內勢架構複合力的展現,也是合力與沾黏的表現。
 
  進一步細審沾黏的接觸點,是處於一種動靜、剛柔、虛實的陰陽對待關係。《萇氏武技書》〈中氣論>說:「柔過氣,剛落點」,合力下,雙方在接觸點上互為剛柔(陰陽),對我而言,接觸點是似虛而實,我能動,彼即不能動,主控權在我。若是雙方均用本力,陷入雙重,接觸點因頂力作用,似實而虛。
 
  太極拳論說:「從人則活,由己則滯」「以靜制動,後發先至」,從沾黏的角度解釋,纏絲、折迭的架構是被對方的形力所推動,不是自己主動的。若是主動,力點上就容易出現貪、欠的情況,如果是被動的,動多少是由對方決定,自然恰到好處。至於後發先至,則說明了架構的對稱性,相對陰陽不是傳導,是叫應,對方觸動我一面的同時,另一面也隨之變化,待對方單向力盡之際,也正是我同步回擊完畢之時,故稱後發先至。
 
  對聽勁的培養來說,推手是橋樑,合力為關鍵,知己同知彼,知我即知人,收視返聽處,六根皆良器,蔫吹雖不同,返嬰即天籟。
 
 
 
 
  中 定

  一摯中、守中、虛中
 
  「三教無兩家,統雷皆太極」(《太極法說》)。此「太極」未必只局限於「太極拳」之太極,而是儒釋道三教文化的核心概念,武術中稱為「中定」。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當陰陽交合之際所凝定的中空之性,就是道家所說的沖氣,儒家稱之為中和之氣,佛家則謂之空性。得中定者,生理上也必定回歸于中醫所稱的中氣。中定是武學步入內家的起點,而非終點。

  清、劉一明《周易闡真》:「儒曰摯中,道曰守中,釋曰虛中,中之一字,乃三教聖人之心法,所以修性命而成大道,幹經萬典,說來說去,只說的這一字。」中定之「中」,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謂之規中。」此中,亦為理法概念上的性能之「中」,不是生理上實質之中,放之可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切莫著相,把守丹田視為守中。近代醫中聖人彭子益在《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中說:「運動圓,則五行融合,只見中和,不見五行。五行一見,便失中和,便是病了。凡說宇宙,便是說人身。因人身是宇宙圓運動的大氣生的,為宇宙的遺傳體故也。此宇宙,名曰關於生物生命的宇宙。」圓,象徵圓滿,圓運動為宇宙運行的軌跡,得中和,則閉五行,中氣一散,五行運動,四肢成象,武術於是生焉。
 
  武術一本道家順生逆練的原則,從身體實質架構與力量的外勢、內勢練起,逐步體悟其背後形而上的化生力量——太極陰陽,企圖達到身心脫換的目的。《易筋經》說:「非清虛不能脫換,非脫換不能清虛。」清虛的極致,就是中和、中定與中氣。孫祿堂主宗師在《拳意遊真》中也提到:「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這靈根與太極無異,說明武藝和道藝之間,存在著一片天地做為接通彼此的橋樑,給習武者在肉身技藝之上,開敔了另一扇無窮無盡的得道之門,不落于三教聖人之外。
 
  清代梅花拳傳人武探花楊炳在<習武序>「—貫之道」中極為推崇太極的觀念,他提到:「道為太極,心為太極,萬物之理具于一心,隨感而應,皆合其宜,如四時行百物生,故曰聖心一太極。」並繪有「太極拍點陣圖」(如圖2)以闡明武術中的太極理念。
 
 
  中定的武術意義
 
  中定對於武術來說,包含了幾個不同層次的意涵,以形、力而言,形體的中央為靜態的中心,力量的核心為動態的重心,內勢架構力之下,形力與重力因分而合,所以形力合一同時也代表著中心、重心合一與動靜合一。
 
  中定時,天心不可移,統合全身,共同交織在一種凝定的狀態之下,無法輕易牽動,故稱為定。定在哪里?定於空性之中。這樣的描述,如果流於抽象,可以換一種方式理解。中定時,肘部的功能統領了所有肘的技法和功法,功能是空性,衍生的種種技法和功法是實相。
 
  人身上不同部位的功能,存在著許多小陰陽,如塌腰落胯、沉肩墜肘、涵胸拔背、纏絲、折迭…等,中定時,在陰陽統合了小陰陽,每個陰陽的中心都連通了起來,其根在腳步的制約,獲得了解放,每一處小陰陽因性能相通,都共同發啟了「根」的功能。武術中對此種境界有各種不同的名相描述,像以手領身、周身一拳、全身丹田、七星附地等等,引人耳目。
 
  觸機
 
  觸機是我在理法論述上針對切入中定狀態的用詞,觸機之「機」,即「動靜之機」「太極」也。太極陰陽乃先天陰陽,既名先天,則不可力強而致,只能在周遭條件俱足之下,等待子母相會,因其往往來得倏忽、出人意料,大有一觸即發之悟,故稱之為觸機。

  觸機的關鍵,在於對動、靜二相的體悟,何為動?何為靜?動中能量在運動中自然存在。靜如何可取?此乃關鍵。須知,動靜為一體之兩面,大動即小靜、微動即大靜,實無一個靜相可取。觸機當下,動靜陰陽交合,愰兮惚兮,其中有物,靜極複動,為靜中動,是內壓、內炁,俗名內功。
 
  問題偏偏出在「其中有物」之上,此物若有實無,為照影,萬不可取,不取即是靜,唯學人至此,不自覺中,幾乎都執著於靜相上,僅「取」一念,又落入了「動」(動中靜)的一面,執著放大發展為自發功。讀者可以在網上搜尋,有多少人將自發功結合武術視為內功,誤入歧途。
 
  觸機的矛盾在於,明知此理,當下為何又選擇了動?理上知,是意識層次,觸機當下,是潛意識,故不會在意識上進行選擇,若能做選擇,即非真意,如何讓潛意識進行選擇,即禪宗說「離心意識去參」,但離心意識時如何參、又何須參?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回到原點,把習武動機的第一因和階段次第搞清楚,也就是把種子淨化,理明瞭,因緣成熟時,自會悟法,觸機之際,種子之自性會做出正確之選擇。武術從外家走向內家,可視為是一種身心的內向化,也就是根根的淨化。
 
  是什麼種子層次,自然會做出相對的選擇,此亦同類陰陽之理。祖師說:「因明理而悟法,乃辨法而制變。」正確的抉擇,不在後天意識下進行,故沒有「如何選」的問題。真正的發勁是什麼?前人早言:「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真意所發之勁,方為真勁。
 
  若以《心經》作解:「以無所得故(不取),菩提薩棰依般若波羅蜜多(智慧種子),心無筀礙(此時已靜)。」定在靜上,靜極複動,順其自然動,以此動之體和形上動之用結合,即動靜一如。故,習武最重要在於第一因,即認知;習武之過程,在於不斷進行認知(種子)之昇華與淨化,肢體自然會轉化,不是光打拳而已。種子有雜染(習氣,如推、打、鬥…),外因一誘惑,便有「感」而「發」,終至一發不可收拾。
 
  ∞字功
 
  進入觸機是有一定條件的,須明白四個陰陽:形力的絕對陰陽、形力的相對陰陽、形力互為陰陽、彼我互為陰陽,缺一不可。四個陰陽的建構,即武術從外家走入內家的過程。太極中定是「動靜之機,陰陽之母」,陰陽二性不落形象,武術退而從動靜著眼,我按宇宙運行之圓運動,結合胯根∞字圓轉與內雲手為「∞字功」,做為接引觸機之門徑。
 
  ∞字功開分身體左右為陰陽,逐步按足→膝→胯→丹田為根,進行陰陽二力的交換(足)、交融(膝、胯)和陰陽二性的交媾(丹田)。(如圖5)主導力量流動轉換的關鍵在於兩胯,以足為根時,左足的力量流向右邊,右足的力量流到左邊,力量生生不息的交換,象徽陰陽的流轉。以膝、胯為根時,根點不勤,此時力量的感覺不再是流動,而是連動,是一種無有不勤的交融(如圖4)。
 
 
 
圖6 ∞字功軌跡示意四
 
  ∞字型軌跡代表力量重心的變化,丹田則是未觸機前假設的形體中心,隨著∞字圓轉軌跡由下而上愈來愈小,象徵重心由大變小,無形的功體由小擴大,最終重心與中心瞬間吸入凝定,動靜合一,陰陽交媾,退藏於密。
 
  觸機之當下,大地沉平,就定於空性之中,待靜極複動,內壓、內炁開始發生,炁脈開始有能量注入,架構逐漸擴大、充實,最終,放之彌六合,只見形而不見軌跡,即可起用(如圖6)。∞字功的卷與放有其過程,卷是透過有形回歸本體,放是經由無形產生內壓為用,千萬不可流于意念想像把自己的架構擴大、撐大,沒有身體實質的支撐,都是空想、虛幻的,不切實際。力量向內收攝至極處後的反彈是非常可怕的,如同原子彈爆發一般。反彈力不是朝外的作用力,而是向內的對稱力,兩者本質不同,必須明辨。
 
  七星墜地
 
  中定在身體上所發起的功能,鶴法中稱為「七星墜地」,我理解為腕、肘、肩、腰、胯、膝、足七大關節皆得中定。
 
  墜有「定」之意,如沉肩墜肘,未得中定之前,塌腰以內勢力所達到的證量,逐一開通了身體各部位的功能,貫串七星《七大關節),即「一處有一處虛實(陰陽)」,觸機時,同類陰陽之間會出現共同收攝效應,連通形成一大醫;賜,也就是太極中定。自此往後,七的功能得以連通,一動無有不動,不會流於任何局部的操作。七星墜地後,其根就不一定在腳了,任何一點皆可以發起「根」的功能,同時也進入以氣化形的另一階段。
 
 
  樁 功

  — 動靜、內外能量的轉換機制
 
 
圖1 樁功是中國武術動靜、內外能量轉換的主要機制,其理本於太極陰陽的對立與相生、互補。
 
  柱功乃中華武術最富文化哲理和內涵的功法形態,亦是統合動靜、內外形式的中和之道和先、後天能量轉換的重要機制,向來被視為是不傅之秘,鎮護著一門一派;部份流派附會釋道,也稱它為,「立禪功」或「守中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這是最普遍被引用於描述站柱的一段文字,頗得其神要。
 
  內勢架構的整合
 
  肢體運作從外勢進入內勢的整合,代表絕對陰陽到相對陰陽的轉換。後天慣性,讓我們的身體處於局部肌肉的分段單向操作狀態,功能無法完全統合,能量亦渙散不聚。柱功藉助架構彈力和內炁壓力的協調,從對稱拉拔、放長延伸中逐步恢復身體架構的陰陽與連結,最終達到一體全現的境界。
 
  站柱是以力量來整合形體,蓋因形體主導力量,通常為單向形式,以力量主導形體,則自然呈現纏絲對稱(如圖2)。整合的關鍵,首重分清陰陽,源頭在於塌腰。塌腰落胯、涵胸拔背,力量分行上下,腰背(陽面)不斷拉拔延伸,胸腹(陰面)則虛涵而充實。筋骨之撐拔,不可硬拉,超過了限度,肌肉會本能性地收縮以保護自己,但過於鬆懈也不行,產生不了效果。塌腰落胯的同時,小腹收縮,腹腰一圈開始出現內壓,此即所謂氣沉丹田的症候,塗行健老師認為,所謂的丹田指的應該是帶脈一圈,而不是一個點,有其道理。當陽面的撐拔力不斷上行時,相對應于陰面,壓力亦充實至對應部位,相互交戚。藉助於內壓的作用,背部力量才能不緊張,在放鬆協調的狀態下持續順延上下分行。此內壓不是氣功,亦和呼吸無關,只是調整外在架構後內在功能的回復,不要強吸硬提,破壞了自然。
 
 
圖2 形主導力量、力量主導形之運作形態
 
  站柱以力量為主導,當力量延伸至一處時,即活化,陝複了該部位的功能,分清了陰陽。如塌腰落胯使得腰、胯的功能分清,吞屑吐胛讓肩、胛的功能分清…等等,所謂分清指的是功能的回歸,如此,才真正達到〈上古天真論〉所稱的把握陰陽。
 
  靜動能量的轉換
 
  動態能量指的是外在的運動作用,那何為靜態能量呢?嚴格說來,武術中的靜態能量說的不是氣,而是意。但此意,也不是第六意識之意,而是真意,屬第七意識、潛意識的層次。如果將武術的用意,當作是以第六意識引導動作的進行,那是一大謬誤也。
 
  意識是無形的,如何與身體的功能接通,其間有個轉換的機制,就是站柱;唯有站柱兼具動靜二相的特質,能夠充當平臺的角色。當我們以∞字功收攝後天的力、氣至丹田密處時,意識也同時轉換進入了潛意識、真意階段,後天的呼吸作用逐漸趨於緩慢、細微,及至完全切入,呼吸幾不可聞或暫時中止,至此,先天功能重薪打開,另一層次的內壓(先天炁)開始出現,則稱為中定。先天炁引發的內壓屬於物理空的簸圈,此物才能和肉體的彈性架構進行結合,發揮出運動效果。
 
  所跋說,真正的進入站柱的功態,同時就是中定的境界,靜動能量在此進行轉換。站柱和∞字功的學習過程,都在為此目的鋪陳。∞字功純熟後,當四大陰陽條件俱足時,相對比較容易進入練功態,由動入靜方能真靜,直接從靜入手,念頭反而更加紛亂,拳論說:「無意之中有真意」就道出了一切的秘密。
 
  站柱的迷思——久站成「功」?
 
  站柱必須站多久才有效?是不是愈久愈好?站久必能成「功」嗎?此中容易有一大誤解。
 
  站柱,是要站出生機。此生機,即動靜之機,太極也。站柱強調站久是不明理法,但不是說站久就不好,而是方法要對。進入柱功狀態的關鍵在於真意,站久的用意在於以時間消耗能量,讓身體和意識疲乏而陷入恍惚,弱化意識的作用。若依此法,到底要站多久,因人而異了。
 
  用意識進入潛意識,是頭上安頭,永無寧日。明白了站褳的關鍵和動靜二相的道理,心系一緣於∞字功上,只要條件俱備了。很快便可以進入站柱的練功態,何必苦求於久站呢?站柱如得法,站久當然是好事,如同入定一般,其中境界奧妙無窮,非入三昧者憑文字相難以體會。
 
  行樁
 
  站樁行的是收攝之功,外表看似不動,其實內部氣息流行活潑,不是傻傻地杵在那裏,就能長出功來。
 
  武術是動態的表現,柱除了靜態的站柱之外,還有行柱,行柱的目的在於將力、氣與形體結合,達到形力合一、形氣合一,確保動靜一如。行柱要符合內勢的理法,在中定之前,是以力化形,以力變帶動形變,進入中定、得中氣後,繼是以氣化形,以氣變帶動形變,屆此,進入了氣勁的層次。八卦之「轉掌」、鶴拳之「三戰」即是行樁,明白這個道理,才能理解轉攀-、、三職的奧秘,為何前人可以終生投入於此,而有「三戰練到死」之說。
 
  傳統武術各派都存有樁功,只是名稱和形態各不相同,實質內涵無異。站樁被公開而蔚為風潮,乃從近代豢學宗師王鄉齋發起,一開始還被誤以為是形意拳的獨有功法。樁功是高層次的功法和功態,道行不淺,若不明其中理法,苦守死樁,則形同枯木,永遠也不知道春在何處?
 
 
 
 
  散 功

  一為道日損 內家之門
 
  「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以「為學日增」和「為道日損」做為劃分習武外家和內家的兩大階段,頗為契合,至於「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正好符合散功的精神。
 
  習武與練拳
 
  許多人可能不太明白,習武不等同於練拳。練拳可以視為是單獨的運動,也可以是習武的一項內容,習武嚴謹地說來,應該歸類於教育較符合它的本質,隨著年齡增長和身心變化,都會有不同的應對和提升之道。我在過去的採訪經驗中,目睹不少年過半百的武術老師,仍以一、二十歲的身體記憶打拳,一趟拳下來,氣喘吁吁,臉色蒼白,搞不清楚究竟是強身還是折磨自己,長久以此,對健康真的有益嗎?
 
  有人這麼形容:練拳是以人練拳,習武是以考練拳人,聽來似乎頗有哲理。若將這兩個問題放大,所謂「善武必善鑒,善鑒者通;知拳必知辨,知識者識。」拳代表武人、包括自己,而武術反映的是不同時代文化與社會民情的總合。你要單純地練拳或選擇習武都可以,但要認清兩者的不同並檢視和自己的目標是否吻合一致,走對的路,堅持下去,不管哪一方,總會有收穫的。
 
  外家至內家的習武次第觀
 
  中國武術的養成,是一生漫長孤寂的歷程,不亞於僧、道的修養。武人對於自己身體的認知與生命的創造,必定是異于常人的,而不僅僅只是長了一些力氣、肌肉與技巧而已。
 
  習武之前,身體功能呈現的是一片渾沌之象,日常生活作為,均本於後天慣性之自然操作。然而,習武之人的身體觀,有其獨特性,否則在相同肌肉和慣性操作之下所形成的力量,本質並無差異,雙方勢必淪於比量或鬥技,這不是武術的最終目的。比量,對長期從事粗重工作的人來說,其力量也相當可觀,一旦過上,若對方硬來蠻幹,技巧未必能派得上用場。
 
  習武的引蒙入門,先在渾沌中一畫開分出身體的陰陽,此又非得從松體和正體入手不可。松體包含松筋和松節二部份,把各關節活開,再將經筋放長延伸為正體做準備。正體,是武人重新認識自己身體功能的開始,從以形體為主的站八式、基本功,進一步再過渡到以力量為主的塌腰落胯、涵胸拔背、氣沉丹田、沉肩墜肘…,以求立身中正。至此,後天陰陽初成,對於形體和力量的左右、進退、反側、虛實、吞吐、起落…等對稱形式,建立了基本的認知。
 
  身體的陰陽分清了,也就把握了分合的關鍵。漸漸從形體和力量的動靜作用中,找出中心,找到重心,再透過柱功(站柱、行柱),完成初步的形力合一。形體的制約,可以刺激力量的提升,以宇宙運行的圓運動軌跡,結合內雲手所形成的∞字功,發揮了收攝的作用,分別以足、膝、胯、丹田為根,完成陰陽二力的交換、交融與陰陽二性的交媾。外家至此階段,暫告一個段落,後天元氣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充實了起來。
 
  要順利進入內家,外家階段對於身體的梳理,非常重要,沒有外家的基礎,不可能跨入內家。林家樂醫師總結自己的切身的體驗,告訴我們的是:「達不到:內擁清虛而無障,外得堅固而無礙,不要輕率的跨進洗髓之境。跨之有災!」絕非兒戲。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觸機,是藉身體的動靜二相返還陰陽二性,印證太極中定和先天陰陽之實相。觸機當下,契入真意境界之中,愰兮惚兮,其中有物,此物乃照影,萬不可取,應機觀照即是,久之,大地沉平,靜動之力自然而生。
 
  靜動之力乃內炁、內壓,在身體上呈現物理空之性能,恢復了心理、經絡和臟腑之間的連結。靜極而動,代表靜態能量消耗完畢,身體之負面能量,隨著釋放排出體外,此即散功現象。功臻散功,才算真正進入內家之門,散功現象終其一生,不斷重複地迴圈,即所謂「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以達到純陽為大乘聖境。
 
 
  宇宙、人身之大氣圓運動
 
 
圖2 宇宙、人身大氣圓運動運化關係圖
 
  人身為一小宇宙,亦為大氣圓運動之一部份,大氣之圓運動升降浮沉形成二十四節氣,人之大氣圓運動形成十二經絡;古代道家「修真圖」中,二十四節脊椎也注明二十四節氣之名稱,象徵周天變化,有其深刻的天人意義。
 
  人和宇宙的關係,並非只是抽象、哲學的喻意,實質上確有其無可見的交戚作用發生存在,這一點在古老的中醫經絡名稱上即顯示出古人內證觀察的成果。《人體內證觀察筆記》說:「人體十二條河(經絡)區分為三陰三陽,同時也與天上的七政及二十八星宿互傳真氣及資訊」「所謂太陽之氣,就是指天上太陽經由人體穴位(太陽穴)為人體輸送的太陽真氣。人體中的太陽類真氣,和宇宙星宿的太陽真氣,屬於同一類性質。」七政中的五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分別透過人體穴位和經絡負責給肝臟、心臟、脾胃、肺臟、腎臟輸送真氣,中醫所稱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的五行屬性對應,是人體與天體真實的能量傳輸關係。後人對於此種連結感知的消失,乃因神的作用不明,達不到全神、煉神還虛的境界,故無法重敔連通虛空的橋樑。
 
  陰陽交合空性生,武術達到中定時,產生中氣,藉中氣之充盈,作為返還純陽之能量。精代表人,神代表天,而氣為連通人、天之橋樑,此氣非一般後天氣質之氣,實為中氣。精滿、氣足、神全,才能進行天人交感。
 
  散功是身心的新陳代謝
 
  戰國「行氣玉佩銘」曰:「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長則退」,「退創即為道日損,逐步將黑氣褪去,有散功之意;「退則天」,「天」象徵純陽之境,三教中稱為佛、道、聖。圖3所示,從中央太極返白之過程,即長則退,退則天之次第,以虛空之性接通大宇宙。
 
 
圖3 知黑歸白自然回天如來(如去)清虛圖
 
  (摘自林家樂,古代少林健身方法,(香港:守拙齋,:2007),184。)

  散功是減法的藝術,最終目的是將身心之宿穢去盡,脫胎換骨。《易筋經•總論》開宗明義即說:「非清虛不能脫換,非脫換不能清虛」。清虛者,洗髓是也,脫換者,易筋是也;筋為經絡作用健全與否是展現,而腦是髓海,洗髓者,以正確的認知更替非正確的思維之謂也。
 
  認知是主導身心轉變的關鍵,習武在外家階段,屬於為學日增的加法心態,由於認知尚未透徹,好的、壞的一併都先吸收進來,再慢慢地加以咀嚼消化,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負擔。這就好比飲食,身體所需要的是營養,但在吃進去的過程中,連帶也將一些有害的物質(如農藥、化肥,人工添加物等)帶進了體內。另一方面,就算原先是好的,儲放在體內久了不用,也會成為廢物(如脂肪)。我在嘗試斷食的經驗中,有一個切身的感受,就是更能明白清楚的瞭解口腹之欲是什麼?吃,如果是維持身體之基本消耗所需,則恰到好處,但為了滿足欲望,就算每餐多吃一口,在未來終究會成為不可承受之輕。
 
  元氣對於人的生命存歿具有六種表現形態:炁、神、氣、血、精、髓。炁是先天元氣;神、氣,血、精、髓是後天元氣。炁,即煉神還虛之虛空性,要還原先天元氣的功能,不從後天元氣的梳理、充竇著手,無異是椽木求魚。
 
  武術家面對散功所採取的是正面積極的態度,但散功不是純意識層次的作為,你想將體內的負面能量排除,單憑意念,無法轉換成為實質有效的力量,身體內部的經絡系統就不聽指揮。所以,人一旦生病,精神不濟,全身發軟,代表免疫系統的防線已被攻破,此時,就唯有藉助於藥物和調養,再有功夫,也莫可奈何了。
 
  散功是身心的新陳代謝,藉武術外家和內家的鍛練,按部就班地返還太極中定,以取得調整身、心所需的後天元氣和先天元氣,令真意有所落實,生命得以管理,而天人合一不再空泛。
 
  散功與內功的關係
 
  太極中定所形成的內炁、中氣、內壓即武術所謂的內功,內功的充實通往純陽之境,完全進入了散功的層次。內功的運用,脫離不了肉體的物理作用,不要迷戀於所謂的隔空發人或淩空勁,那是一種發受雙方的感應默契,必須在特定的條件與限制之下才能完成,對於武術的對抗性應用無所幫助。

  拳經「無意之中有真意」(形意拳)、「意氣君來骨肉臣」(太極拳)所稱的真意、意氣,是真實的內功境界,真意、意氣屬第七意識狀態,也就是太極中定,在此境界中,體內所呈現的是內壓效應,內壓是武術中「意」的轉換機制,以此做為形體銜接溝通的平臺。謂「形意合一」,指的不是以後天意識指揮引導動作,那多半流于自我的戚思,于對手、外境毫無作用。

  武術中的內勢力是架構力和杠杆力,內功在武術實際作用上所代表的意義是:力臂延伸:和重心破體,以此物理作用創造出瞬間更強大的勁力,配合「無」、「極」兩端所呈現的「叫應」之勢,形成驚彈勁,絕非直接以氣發人、以氣擊人。
 
  散功是真正的養生
 
  散功是一個現象、過程,雖有不同的層次,卻不能視為是單一功法。外家階段對於身體經筋的撐拔、疏理就是散功一個很重要基礎環節。

  《靈樞•逆順》雲:「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這是中國古老的預防醫學概念,而散功也完全符合這個精神。散功藉由內氣壓力的逐漸彌漫充實,可針對身體內景進行檢視。一般人的身體內部或多或少潛藏有負面能量,造成五臟六腑功能的失調,初期只是病灶,而不容易被發覺,散功所形成的內氣壓力,對於病灶有放大的作用,如同在痛點上施壓一般,可以啟動身體內部免疫系統的保護機制,提高自我的警覺性,讓病痛早期發現,儘快治療,這才是養生的精神。

  「經絡」是神、氣、血、精、髓滋養、防衛、管理身體的綜合網路,正確認知所產生的正面能量(陽氣),通過「經絡」滋養臟腑,而臟腑內的負面能量,亦循此路線代謝出體外。散功在後天元氣階段會針對神、氣、血、精、髓進行梳理,進入先天元氣後,已脫離了物理性,進入了心靈昇華的層次,散功臻此,已非武術、武藝所能局限,而非武道莫屬了。
 
2013年4月
 
 
 
 
 
《聞藝錄》第157頁至209頁
 
 
 
  散功

  非清虛不能脫換;非脫換不能清虛。(《易筋經,總論》)

  散功傳聞
 
  第一次聽到『散功』這個名詞,大約是二十多年前還是學生的時代,當時不解其義,只是聽師兄們閒聊時提到,都說練外家拳或外功的人,晚年散功很痛苦;又傳聞某某師父,臨終前散功,折磨了數日才解脫、,說得繪聲繪影地,好像煞有其事。究竟什麼是散功?為什麼會散功?真有散功這一回事嗎?心中一直存疑。不過,過去在家中倒是曾聽父母親說過,自己周遭親戚長輩中,有人因為生前食用太多的補藥或人參,臨終前最後一口氣不容易散去,不知和散功有無關聯。
 
  直到近年來,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聽聞的人事多了,仔細回想起來,才敢認定真有散功這一回事,那是一種生理功能現象,不是什麼麼神秘的事。「散功」這個稱法僅在武術界中滾傳,卻也少為習武之人所視,一般人乍聽之下更覺得陌生。
 
  什麼是散功
 
  散功是:人在面對生理氣血的盛衰盈虧和壽命的天年之限時,身心尋求脫換所啟動的一種本能性的平衡機制。
 
  一般人就算是沒有散功的概念,也都在不知不覺中承受著散功現象。明清中國武術家,從內在變化的體認中,融合傳統文化,順應自然之理,符合周天之術,調合陰陽之道,逐漸發展出積極正面散功的內家武學思想。
 
  為什麼會散功
 
  為什麼會散功,先要瞭解什麼是「功」。所謂的「功」即是:日積月累所加諸於身心之上的成效。「工」是「功」的累積過程,我們常說「下工夫」、「沒閒工夫」,「工夫」指的也是「時間」;「功」是「工」的結果,下了「工夫」才會有「功夫」。
 
  廣義的「功夫」不一定就是指「武術」,現在的年輕人,更把玩線上遊戲稱為是:「練功」。練功的人,既然投入了時間心血,當然希望能把功夫練上身,所以,身心就成了「功」的載體。生命有其盛衰和天年之限,而欲望卻是無窮的,一生之中,拼了命的想把東西往身上裝,一旦這個載體承受不住了,就會開始出現反噬的現象,那就是散功的前兆。
 
  以武術而言,從前人的練功,那真是下苦工,不像現在的純做消遣娛樂之用。楊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楊班侯與楊健侯,為了扛住楊家的招牌,從年輕就被盯著練功,搞得一個想自殺、一個想離家出走,你說那種身心折磨多痛苦,那有什麼快樂可言。
 
  「散功」不見得不好,那是身心發出來的一種警訊,當你正面看待理解這種現像,甚而把它納入鍛煉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時,散功不但不構成影響,反而能利用這個本能,重新尋求脫換與清虛。這就好比女人在生完後,把月子做好,就可以將身體重新調理回來,甚至比以前更好,是同一個道理。
 
  不習武的人會散功嗎?
 
  瞭解「功」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就知道散功不單是習武才會有的現象,而是人人都會經歷的過程,只不過習武之人畢生投入開練功,其功體特別明顯,一長一消之間,感受也更為強烈。而一般人面對散功,幾乎都只能迷迷糊糊地承受著。
 
  人甫一出生,不用教就懂得吃、懂得抓,這是本能,散功的時候,內部這股本能會和散功形成一種聚散之間的拉拔。所以,正確的散功是須要認知和學習的。
 
  散功現象有許多種的形式,多數人意識到時,都已經是無法承受的發病狀態。
 
  奇哥公司董事長夫妻,人稱「陶爸」「陶媽」,鶼鰈情深,是外界眼中的神仙伴侶,其實他們夫妻倆共同走過一段憂鬱症發作時的情形:「我知道我那時在做什麼,但我無法控制自己,年輕時體力好,可以壓下來,年紀大就壓不下來了。我已經到了臨界點,我的反應是在求救,我已經不行了,你不要再跨過來了。」「就像埋在地底很深的岩漿,一下子沖上來,火山爆發。」憂鬱症就是散功現象的一種,「陶媽」說:「年輕時體力好,可以壓下來,年紀大就壓不下來了。」說明散功現象和身體機能(載體)的老化和退化有絕對的關係,若不及早警覺先行散功,最終將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散功的目的——身心平衡
 
  有形的內體有其一定的承載極限,散功真正所憑靠的,是背後那個無形的功能。消極的散功,僅僅是為了減輕身體的負荷,重新恢復到基本的平衡狀態。明清中國武術家,融合三教之理,從心物一元的生命體悟中,逐漸發展出一套正面積極的散功理論——內家武學,從而提升成為身心更高層次的脫換與清虛。

  武術中散功的思維,不離道家煉丹和佛家修行之宗旨,武術中名為易筋洗髓,或曰內家,今人,則稱之為身心靈的安頓法門。
 
  林家樂醫師的散功經歷

  香港林家樂醫師是南少林古傳太祖拳法、禪武醫、易筋洗髓療法的密傳者,中醫師,和「心理、臟腑、經絡三層混合醫學」的發明者。

  2006年,林家樂醫師得了一種怪病,突然間全身癱軟無力,動彈不得。經診斷查不出病因,在醫院進行物理治療的過程中,病情幾乎豪無進展,而且身心折磨得痛苦不堪,於是決定返家自行以中醫結合易筋洗髓功能調理。結果奇跡出現,林醫師在重新獲得新能量的注入之後,逐漸康復,可以說是一次的重生。太病初愈之後,他對於生命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並在書中記錄下這一段彌足珍貴的過程。
 
  作者因為足足有二十年生命理解的定位不能夠清晰肯定(個性角色定位思維不成熟,不能夠獨自肯定自己的生命理解是對的,又渴望被認同),導致深層嚴重的鬱怨積怒及後期輕忽自己的「肉身的修煉」而得了一場非常罕見的大病,全身突然變成脫殼的蟹,軟弱無力,動彈不得,好像能量突然間全部消失!整個人的神經統不能自用!從比現代科學「霍金」更加軟弱失控的癱瘓狀態(兩人扶托著,手腳和軀體塌縮成一圈,不能坐上輪椅),一年半的時間在香港家中自我治療(2006年3月30日至2007年8月30日,最初三個月得到妻子用少林獨存的傳統醫術,無比艱難卓絕的切實搶救),也因為作者的「生命理解的個人角色定位」在病中獲得清晰明朗和肯定,新的「軟體」替換了舊的「軟體」,重新掌控了生命,靈肉勤奮同修,變成了行動自如的正常人!所謂的「定位」的深入真實的正確肯定!其後再讀此文(《易筋經》),才深明「脫換」和「清虛」的追求,是同樣重要的!是誰也離不開誰的!!此文初見,吾也認為是偽作,但病中細讀,對照現實,實驗其義,才恍然大悟!此文是真非假!原來師傳的「脫換」和「清虛」是內行人之蘊妙,非絕世高人不能出此手筆!也可見其婆心苦口!救渡心切!一年之後更知此一大病,令我內外大脫換,因禍而得福!清虛的定位更為清晰和肯定!!大劫大難是大機也!!!
 
  「清虛」的定位,就是作者「生命理解」之「覺悟」「非清虛不能脫換,非脫換不能清虛。」
 
  林醫師的經歷,是一次生死交關的生命理解,也是非常寶貴的一堂課。普通人突然間遭違此病,恐怕早已驚嚇過度,絕望放棄了。而林家樂醫師卻秉持對少林易筋洗髓內功的堅定信念,放下一切,透過內省,檢視自己,以純白清虛之心,重新肯定自我,迎來新的生命能量,獲得重生。

  常人在身心狀況好的時候,抗壓性相對強,但這並不代表壓力的不存在,相反的,抗壓性愈強的人,潛在的隱憂反而也愈大,一旦忽略了肉身的梳理與鍛煉,稍微偏差失衡,內在壓力瞬間釋出,肉身在頓然失去支撐之下,隨時會面臨崩潰或者形如癱瘓。

  現今社會生活壓力大,許多人投入宗教和身心靈的慰藉之中,企盼找到一個平衡的途徑。然而多半落入了自以為是的想像中,框出一個理想世界,自己再跳進去,安住其中,以為就是清虛的天堂。其實,那只是一時片刻的喘息,壓力並沒有真正釋出,假清虛暫時掩蓋了真相。

  內心達不到真正的「清虛」,還有所懷疑,純陽之炁不生,就無法達到脫換的結果。林家樂醫師在生病之際,真心地反躬自省,放下一切,而達到真實的清虛,接著大地回春,另一股新生命蠢然而動。所以他說:「清虛的定位,就是作者生命理解之覺悟。」真清虛時,此意是真意,才能產生真炁;幻想出來的清虛在面臨散功時,一下子就被檢視出來了,完全是靠不住的。

  林家樂醫師以其切身之痛,發出懇切之語,提醒後繼有志於散功者:

  不要輕越「易筋」而求「洗髓」之功夫,功夫許不得半點虛偽,要先練好「易筋」功夫,才好全心跨進「洗髓」之境。如果「生活現實」所遭遇、積累的「妒忌恨憂鬱怒」未能化除,達不到:「內擁清虛而無障,外得堅固而無礙」不要輕率的跨進「洗髓」之境。跨之有災!

  要正確認知散功的原理,就要先明白「功」是如何練上身的。有關羅夫治療法的描述,說明了身心合一的合理性,理解了這一層關係,再透過林家樂醫師的「易筋洗髓修煉」理論,進一步探討心理、經絡和臟腑之間的運作方式。

  當炁化成人體之後,就由神、氣、血、精、髓主持人的生命活動。「炁」是先天「元氣」;「神、氣、血、精、髓」是後天「元氣」。

  林家樂醫師在《易筋洗髓內功》一書中提出,人體「生命」產生元氣的三層結構分別為:心理、經絡和臟腑。心理是神的自我完善,經絡則是神、氣、血、精,髓供養管理人體的綜合網路,神通過經絡管理臟腑,產生氣、血、精、髓,再由經絡供養四肢百骸的各種生命活動需要,再把剩館的能量(氣血)歸集於腎臟提升為「精」和「髓」。
 
 
▲ 心理、經絡、臟腑關係圈
 
  人體的生命表現,是依靠「神」通過神經系統管理而達成,而功夫,也是依循相同的模式累積到我們身上來的。每一種武術,有其內在的拳氣(性),你對它的理解到什麼程度,就決定了它出現的形態和具備的能力。
 
  練功和散功,一進一出,都是依靠心理、經絡、臟腑三者之間的關係來完成,其中的差別,在於神的認知與定位。散功的原理,就是人體清虛與脫換功能的發揮,在武術中,稱為易筋洗髓。《易筋經,總論》中說:「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日清虛,一日脫換。能清虛則無障,能脫換則無礙。清虛者,洗髓是也,脫換者,易筋是也。」
 
  在練功的過程中,最初由於紳的認知定位尚不明確,氣則濁而不清,經絡和臟腑受到感染,久之,傳達出現障礙。在準備散功之際,首先須將阻塞的經絡功能恢復起來,這當中包括關節、肌肉、筋膜、經絡的活絡,統稱為易筋。在梳理的同時,表層筋骨皮中的不良記憶,也就一併釋出了。臟腑的散功,要靠洗髓,當內心清虛到了極點,神和氣就內斂了,身體內部因真空產生壓力,產生鼓蕩效應。五臟六腑中長期潛在的病灶,在壓力的檢視之下,不均衡處,開始出現病症。輕微的,透過易筋洗髓內功的鍛煉,即可疏導,嚴重的,還得藉由藥物輔助治療。
 
  神的角色定位,會隨著不斷的修煉而昇華,所以清虛和脫換,是互為因果,不斷重複進行的過程。
 
  散功的方法
 
  父親生前有將近三十多年的修行經歷,沒念過什麼書、也不懂得高深理論的他,有其不可思議的定境與智慧,面對散功,他所能採取的是無法為法的土方法——肉身承擔、大病一場。父親從信仰中獲得力量,他生前篤信,修行最要緊的事,就是消業,他視每一次的脫換為一個「劫數」。一次一次的生死拉拔,都令家人心疼難過不已,挨過一關,就是一次的轉進,但這代價不可謂不大。生病,也就是散功的現象的一種。
 
  陳國欽老師是武術和密宗的明師,他所採取的散功的方式是斷食,斷食對肉體而言,是一種自我溶解機制,可以把體內多餘的脂肪和廢物在短期間內代謝出來,以達到肉身脫換和靈性的提升。
 
  據南懷瑾老師的研究,「所謂《洗髓經》就是不淨觀與白骨觀配上安那般那,把整個的生命,父母所生的身體轉換了。」這是非常深入透徹的看法,一語點破了它清虛、脫換的本質。不淨觀、白骨觀配合安那般那(出入氣的觀照)是上乘的散功方法。
 
  林家樂醫師的「易筋洗髓內功」,是一種「神、氣、血、精、髓」的修煉。其核心原理,即「知黑歸白自然回天如來(如去)清虛圖」(下圖)所示,
  「白圈」之「擴大」超過「黑魚」的相對「約束制衡」界限,「黑」的勢力對「你」的「制衡作用」就失去了!「黑」的「存在意義」也就逐漸虛淡了!人能全白而不黑,即與佛一模一樣了!
 
 
 
▲知黑歸白自然回天如來(如去)清虛圓
 
摘林家樂(迦樂),《古代少林健身方法》,(香港:守拙齋,2007),1 84。
 
古太祖內功真訣:
 
肇元伊始,無極世用,
 
太極陰陽,佛在原空,
 
知黑守白,擴大吾中,
 
善惡兩忘,自性不動,
 
回歸本體,地與天同。
 
  「經絡」是神、氣、血、精、髓滋養、防衛、管理身體的綜合網路,「筋」處於皮肉骨骼之間,是控制身體活動的樞紐,病筋轉健,弱筋轉強,也是要由「經絡的作用」來完成的。
 
  散功的方法有許多,只要符合脫換與清虛這個原則的,都可以稱得上是。據我所知,還有以中醫藥和針炙來進行散功的。嚴格說來,已經發病的散功現象,只是被動承受,而不能稱作散功。正面性質的散功,是自發性的,需要積極的理解和學習。
 
  散功的準備,首先要明白它的原理,然後開始注意身、心的梳理,逐漸把功夫由博返約、由繁化簡的減化。散功就是散功,千萬不要再搞一套工夫來散功,那就沒完沒了了。
 
  散功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和練功沒有明顯差別,其實大有不同,從易筋洗髓內功的原理明白,心理、經絡、臟腑之間是三合一的聯結運作,在心理上先明白肯定它是散功、是減法,在結果上自然有所不同。因為。「神」的塑模,可以決定你的型和能量。
 
  明清武術家的散功體悟與提升
 
  明清武術家對散功的體悟所發展出來的武學觀,就是內家。
 
  武術曾經是軍事戰場上的主力,火器盛行後,很自然地從戰場逐漸走入民間,軍事武術和民間武術的作戰形態和訴求不同,後續的發展也愈發有異,明清之際的許多原傳武術,仍保有軍事武術的風格和整體觀,部份拳法,甚而器械武術的化身。
 
  軍事武術強調的是行軍佈陣的群體作戰,以器械為主,民間武術則更著重於手搏技巧與個人形勢能量的表現,這種由群體轉向個人的轉變,也就是「由外而內」隱性思維之發端。大約在明末,武術開始出現「內向化」的觀念,如《易筋經》和「內家」說法都是。
 
  內、外家是一個區別相對性概念的稱法,單獨敍述不具有什麼意義,所以在探討內家時,外家的觀念是同時存在的。內、外不論缺少哪一方,都無法做完整的體現。
 
  中國武術的鍛煉內涵,不外乎外在的技法和內在的能量。生理氣血由盛而衰,原本是極其自然的變化過程,然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生理機能的衰退,影響所及,武術便岌岌可危。
 
  武術講究「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筋骨皮靠不住了,便開始往「氣」上找出路,這是更深一層的內化思想。中國文化的身體觀向來就是形、氣並重,瘸釋道三家都自成一家之學,只是這氣的應用範圍與所指極廣泛,有時是名詞、動詞,也作形容詞用,視用途而定。
 
  武術結合練氣,是在面對肉身的限制時,企圖找出一條能量替代的坎坷之路。明末易筋經文化的內容中,不但摻入三教之理,還融入中醫、武術等,雜燴一爐,後世出現的許多內功、氣功、硬功現象,都是這個風氣的延伸。在氣上作文章,走得是跌跌撞撞,而效果甚為有限,主要是錯解了後天之氣與先天之炁本質的不同。
 
  後天之氣說穿了,其本質也是肉體後天功能的另一種形態,不論呼吸、導引,所用的皆是氣質之氣,身體一旦老化,此氣也隨之衰退。
 
  《武功接命長生論》中提到:
 
  內功夫是調息,煉精化炁,補養靈根,先天炁也,非是諸導引,運用後天氣質之氣、思慮之神、交戚之精,如用此精氣神治病,是披蔗救火也,此是外精氣神,自可調和通達,還得借內之靈根靈點化,才能有用,如不然,思慮神、氣質氣、交感精,是人之使用也,人有病具皆病之。
 
  指出了先天炁與後天氣的不同。直到重新認識到意氣(也就是先天炁),內家的格局才真正穩定下來。
 
  明清武術家,不但體認、接受了散功的存在,更進一步地利用這種生理現象,結合清虛、脫換之理,發展出武術新格局的內家之路。
 
  武術不論外家、內家,從無到有的初步階段,先要能分清陰陽,陰陽的形象化就是剛柔、動靜、虛實、開合…等相對的表現。在這個的基礎上向下發展技法,極肆其用,就是氣象萬千的外家;向上尋伺「動靜之機」,則是內家境地。外家階段,梳理鍛煉的是身體,要進入內家,則全憑理悟,惟內外家原為一個系統的概念,沒有外家的基礎,別想邁入內家。從明末黃宗羲開始,「內家優於外家」的說法茶毒太深,也分裂了內外家之間的整體和連貫性。
  從明末武術「內家」說法出現開始,到現在一窩蜂地內家拳現象,嚴格說來,四百多年來,真正能理解和進入內家之境的人並不多,當然,從這股風氣中獲得好處的人就不少了。
 
  外家和內家,是二個階段,二種境界,和拳種門派無關,兩者之間的關係,說遠很遠,說近,翻一個身便到了。外家到內家,僅僅是隔一道門檻的契悟,那陷你習武數十年,未能領悟,都是外家;突然之間悟了,就在悟的當下,先前數十年累積的功夫,一瞬間都轉成了內家。先天作用是神、氣、精,神意悟了,氣和精也就隨之轉化了。這就好比窮人中樂透一樣,窮了數十年,一旦中了頭彩,當下就成了富翁了,不用漸進的。外家的練和內家的煉都有它獨立的過程,但從外家到內家,只是一個翻身轉折,其關鍵在於懂得以退為進,更明白的說,就是散功。
 
  內家為什麼難以登堂入室,練功之人,忍受三伏、三九暑寒之苦,好不容易把功練上身了,豈有散去之理,在心態上,首先就不願意、不接受。散功不是退功,如果功夫是依附在肉體之上,到了一定的年齡沒有脫換,就肯定要退功了。
 
  外家的練,是一種肉身的梳理,以求架構之渾元。內家不尚拙力、不求偏盛、不操硬功的觀念,非只是搏鬥技術所需,還確保後續內炁渾元充滿時,內部壓力的平衡均稱。 
 
  內家的意義,在於洞燭機先,運用散功原理,契入動靜之機,以意氣脫換形氣。此境一過,生機勃勃,內家乍現,靜極複動。
 
  武術中的用勁,可分為力勁和氣勁兩個階段。氣勁之中,又有形氣和意氣之別;形氣仍屬後天氣,意氣則進入了先天炁。每個人學習武術的動機不同,認知也有異,神(意)的作用,決定了你的型,有些人非得要把小腹練得鼓凸出來,才認為是氣沉丹田,—定要抓住一個形象,才覺得安心,那是個人的認知,無可評論。但是要小心,執著於形象,雖然也能達到形氣合一,過份著意於肉身,久而久之,消化不去,可能形成慢性病變或障礙。有些武術家功夫雖然不弱,但也帶有一些疾病,那都是練功過程中,一併附帶進去的負面能量,長期潛伏體內所累積成的負擔。
 
  話說回來,影響健康的因素太多,不能完全歸咎於此,有些是遺傳性基因作祟,習武之人要懂得變通。基因,是生而帶來的隱性因數,身體若形成適合它發展的環境,就容易爆發。有人終其一生,都相安無事,就是沒有創造出發生的條件,散功,相對有利於此。
 
  形意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的「真意」;太極拳「全身精神在意不在氣」的「意」;鶴法「靜動之機」之「機」,這些都是武術成功登入內家之境的領悟,證明心氣合一,是確有其事,並非空穴來風。
 
  武術從外家走向內家,是先求開展,後求緊湊,再至於縝密。經由柱功,逐漸從陰陽二力的轉換,提升融入為陰陽二性的交媾之中,久則歸一。
 
  柱功是中國武術發展過程中一個高度內涵的整體表現,它統合了動靜、內外的二元形式,產生出錯綜複雜的六合勁道。柱功有動態的行樁和接近靜態的站柱。靜態的能量相對較易整合,但武術畢竟是動態的表現,在流動之間,仍要保持柱的結構完整,也就是內氣(能量)不散,以確保動中形氣的回歸。
 
  動是一個過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分別大動、小動、微動…的不同,但很難直接體會到「靜」。靜是一個「點」,所謂的「點」只是形容,剎那是一個點,永恆也是一個點,指的是凝定的那個狀態。由動人靜的過程中,所尋求的,就是「動靜之機」,一旦觸機,大地沉寂,當下應機,就定在那個點上不動,及至靜桓而動,大地回春,「春」就是新生機、新能量的萌生,這個動與靜前之動不同了,這是靜中有動之動,非二元之黜,經過這個過程,才能真正明白動的涵意。內家武術的動、靜,指的是這種經過提煉之後的動與靜。
 
  靜極而動,當靜的功能(能量)發揮到極限時,又會開始複動。靜態的境界,須從動態而來,動中梳理和強化的功能愈好,靜的境界相對就會愈高,所以,內家境界要高,外家的程度相對不可抵。靜中在體內會產生真空壓力,當達到肢體承受的極限時,就是「靜極」(靜中功能的極限),轉而複動。靜是聚、動是散,一動,就開始釋壓。壓力愈大時,密度愈高,所能檢視和釋出五臟六腑中的障礙就愈深入。
 
  領悟靜的過程中,身體內部會出現不同階段、不同程度的壓力(靜中的真空壓力),這時候,你才能體會到肉身梳理的重要性。人一旦入靜之後,往往會出現有許多病症,那不是入靜所造成的,而且入靜時,出於內部產生的壓力,檢視出原先就發生在體內的病灶。身體內部形成病灶,即會造成五臟六腑的不平衡狀態,當壓力出現時,不均衡處就得承受更大壓力,就像是在痛處施壓一樣。這是一種內部的檢視法,找出病灶,才能在它形成真病之前排放、釋出。
 
  外在架構的渾元均整,有助於經絡的通暢,依心理、經絡、臟腑三合一的法則,經絡通暢、神室清虛,按古太祖內功真決中的:「知黑守白,擴大吾中」心法不斷地擴大注入白氣(白指的是清虛境界,就是放空,不能想像為白色的氣,白色的氣仍落入有形的帶質境)。讓內部自發性地動起來(觀照靜的一面,就自然能動),再依易筋洗髓之法自行進行排除調理,這才是真正的自發功。一般人沒有歷經觸機(動靜之機)階段,其動靜之力對肉體產生不了散功作用,只是純用後天意識憑空作幻想而已。
 
  靜極複勤之際,不要在此「動」之上添加任何意識,不用幫它,千萬明白,你是在散功,不是練功,在動中,永遠有一個靜在那裏純然地觀照,不隨之起舞,它自然會進行脫換和釋放,照久了,散到一個程度了,火自然熄了,也不再動了,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之理。洗髓功夫的深淺,也就是靜的境界,決定了動能釋壓的脫換程度,在一次次的脫換和清虛中,達到生命的昇華,至於技擊功夫呢,古人早有所雷,為技藝之末。
 
  唯有一步一步從外到內,從肉體到心理,按部就班地建立易筋洗髓的散功觀念,才能在找出病灶後,施以疏導之方。真正到了道一步,你自然會知道該怎麼做。因為你已經明白身心之聞的關係和心物一元之理,理上湧了,功夫就到了。清盧和脫換是真實的功夫修練,不要只是在理上作文章,沒有一悟便休那一回事。這也就是林家樂醫生用生命換來的切身體悟:「不要輕越易筋而求洗髓之功夫,……跨之有災!
 
  此災何來,說穿了,就是當內部壓力產生時,肉體上沒有進行梳理以及建立釋出的管道,儘管心理上知道,可是呼天不應,喚地不靈,那就只有進醫院,靠醫藥和手術進行清理,一點一滴消耗殘餘的生命,坐以待斃了。
 
  散功披上宗教的外衣時,就是懺悔的消業。拜懺也是一種壓力的釋放,壓力的釋出,連帶會出現情緒性的變化,易燥、易怒、易悲,此時須在理上觀照那些都是空相,不加干涉理會,待其散出即靜下來了。
 
  散功難稱脫換,但脫、換是同時的,脫時沒有立即換,稍有遲疑,說明理不透切或信心不足(懷疑不定),就會出現林家樂醫師散功的現象,軀殼之內無元氣,全身癱瘓無力。
 
  先天,可以想像成「連貫」「連通」的觀念,後天,相對就是「階段」「分段」。返先天,就是把過去、現在、未來分段的時間觀點連通起來,以達到究竟徹底脫換的目的。散功所散的,都是「過去」的積累,所以要先打破時空的阻隔,才能發揮徹底淨化的效果。在當下的點上出現了障礙,解決之道,要回到上一個過去的點上去進行「黑氣」的釋出和修正,而不應在當下的點上執著。而當下的點上是清虛的,下一個點上也就是純陽了。內家所建構和期待的,就是純白之境、純陽之氣。
 
  生命中最重要的散功——四大分散
 
  人生中最重要的散功,就是生命終點的解脫。
 
  一般人的生命就算即將走到盡頭,但無法立即散去,而是漸漸地死去,這對於臨終者而言,是最痛苦的折磨,真是生不如死。散功,是洗髓功,是心的解脫,理解散功、學習散功,就是對自己的生命進行積極的尊重與管理。
 
  近年來不少人熱衷於身心靈的生命科學探索,搞到最後,多半都成了對靈魂的追逐(靈修);有人會認為,身心之外,還有一個靈,那才是真實與永恆。其實,拋除身心去追求靈,永遠是不可能、也沒有意義的。身、心能達到真正絕對的平衡時,當下就是(空)靈的境界了,何必再多此一求。
 
 
 
  中心輿重心
 
  一靜憋平衡輿勤憋平衡
 
  武衍的立身之道,以中定為根本,雖說是根本,卻必須歷經一段學習的過程。中定是著熟之後的懂勁境界,武術功用的發生,莫不根基於此。
 
  中定是形輿意的統合,不是罩一性的技術或技巧,可以心領神會而無以形象去揣摩,要理解中定,須徒掌握中心的定位和重心的燮化著手。
 
  中國武術建立在中國文化太極陰陽的觀念之上,從思想內涵到肢體運作無不契合。陰陽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武術中性能的表現,就是剛柔、虛實、吞吐、開合…等等。陰陽一旦兜攏了,中間能虛生燮化的那個空性,也就是武術的「中定」。
 
  拳勢、發勁所依據的理法,不論是封稱、纏系、錯綜都離不開陰陽;有對立,即有中心,體認到了中心,才能開分陰陽、辟天立地。武術學習的初步目的,也在於將身體功能從一團混沌迷離中,逐漸理出陰陽,進一步再從陰陽二「力」的交換、交融提升至陰陽二「性」的交媾之中,最終凝定為心物一元的太極。
 
 
 
▲ 陰陽與中心示意圖
 
  陳開珊宗師在《儒鶴拳正宗》一書中對「中心與重心」有一段描述:
 
  重心對於練拳擊者關係至巨,然重心之運用,必須中心為主宰,否則重心無所寄託,變成浮空,反易受制於人…非由中心所發之勁,則系局部之力,其力易於渙散,恐受敵各個擊破之虞。
 
  技擊至上乘功夫,如衡文引權,能以中心運用重心,則所發之手敏速而有勁,以此攻敵,必難抵禦,身軀穩如泰山,以此自衛,重心有主,何隙之司乘。
 
  出手即為重心之運用,站馬即膛勁,膛勁者即重心也,站馬定要脊豎、腰平、頭懸、鼻尖、膝蓋及足尖須成垂直線,穩住中心,即以保持重心也。
 
  多數人主張以丹田為人的中心,就形、氣而言,雖不致偏差太遠,惟丹田應定位於無形無象的功能,而不是具象的一個部位為宜。
 
  中定,另有定於中心之意。要定於中心並不容易,因為武術所面對的外在環境充滿了對抗性,並非固定不變的,當形體改變或受到力量的衝擊時,所因應變化的就是重心。
 
  我們可以將中心視為是形體的一個靜態核心,掌握到這個重點之後,逐步朝向動態解放出來,其中的原則在於維持「中定」。中定不變的意義,在確保功能不受到外在改變的影響;拳勢套路的學習和體會不同條件之下的重心變化與過渡也有關係。
 
  太極拳在早期也被稱為長拳,所謂長拳者,如長江大河之滔滔不絕。能維持此滔滔不絕的,不在於形,而在於勢。所以,有進無退指的是重心,不是動作一昧地往前沖。就重心而言,此時,進是進,退也是進,如此才符合時刻不離中定的原則。「中定」是維持在那個境界和狀態中,不是定於任何一個點之上。只要是整體連動,中心不偏,則中定不失。
 
  日前和謝國楠老師談到儒鶴拳「八步連」的套路重點,八步連是儒鶴拳中最基本也是最見功力的拳套,其重要性等同于「三戰」,鶴拳中就有「三戰練到死」的說法。八步連最難的體會,在於「步」的「連」貫,也就是中間的「勢」如何維持不斷。塗行健老師在《馬派八卦掌》中所傳達「氣勁樁」的概念,其功法要求也是一致的。由此可見,中定除了是招勢連貫的重點之外,也是形、氣是否能合一的關鍵。
 
 
 
▲中心和重心之銳明
 
引自〈「鋏騎」が示ぁ型の真實〉,帶刀智,《秘傅》201 1年3月。
 
  《秘傳》雜誌201 1年3月號刊中,有一篇帶刀智的〈「鋏騎」が示ぁ型の真實〉,其中一系列的對照圖片,正好可以說明中心與重心的意義。
  右圖呈現的封閉性動作,步伐在移動時,重心必須先動,即重心右移,體勢傾斜,但中心(點一足)不變,後續的動作再跟進上去,如「右圖3 」,中心線雖呈現斜勢,看似不穩,正是武術中所稱的「斜中正」,也符合太極拳論中的「步隨身換」。「步隨身換」的「身」指的即是身勢、重心,步伐移動,重心要為先軀,以此來帶動。
 
  左圓動作呈現的是開展的馬步式,在做原地跨步防禦、攻擊動作時,「左圖2 」直接收腳跨步,中心現不變,中心和重心一致,呈現出整體之「勢」。「左圖5」的錯誤示範,把「中定」視為是一個點,故而在跨步時,先回到左足,站定後再做跨步的動作,反而偏離了中心。
 
  武術中所要求的中定,是「保持中定狀態」,而非「回到中定的點」,這一點必須明白認清才行。
 
  《白鶴拳家正法》形容行拳出勢為:「出馬如挑千斤上嶺,又如耕牛犁田之勢。」文意都明顯含有力量的成份在內。反觀「右圖6」和「左圖5」,有形而無勢,欠缺力量的考慮,重心沒有隨之變換,反而碧導致中心的偏移。
 
  拳諺中所謂的:「練時如有人」,'即是提醒學習練時要將對手的力量考慮在內,而不僅僅是應敵招式的模擬假設。網路上許多發勁表演,許多都是一廂情願式的創作,一旦面臨真實的對抗場景,表現出出來的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重心移動與力量的相對改變
 
  中心,是形體的中央;重心,是力量的中心。定的是中心,變的是重心,一形、一勢,一靜、一動,恰好互為陰陽。
 
  中國武術對力的講究是動態中整體錯綜的複合勁,身勢的變換是由腕、肘、盾、頸、脊椎、腰、胯、膝、踝各關節和肌肉的伸縮產生,關節的活動和屈伸有一定的原則,過度與不足均會影響它的性能。部份人為了維持所謂的「整」而不敢亂動,逼身僵硬,死氣沉沉,則又適得其反。
 
  鶴法中有「七星墜地正法」,七星指的是頭、身、肩、手、腰、腿、腳七大法要,以北斗七星喻之,是古代的科學表達方式。七星各有墜意,意謂各具中定,一星動,則七星連動,悖此,則失中定,故「七星墜地正法」亦稱為「子午之法」。
 
  武術肢體運動模式簡略的歸納,一種是外勢,即外距離,另一種是內勢,即內距離。不論外勢、內勢,都應設定是受力狀態之下的改變。外勢和內勢的交互運用,在武術中就產生了折迭、以手領身、以身領手的不同概念變化。
 
  重心為力量之集中點,對抗中可用于平衡、走化或改變雙方力量的局勢,同時也可以瞬間創造出不平衡,而用於擊人,也就是武術中的力勁作用。擊人要擊其重心,化勁要從重心的根本上化,自己練習時也是以重心為主來帶動全身。
 
  武術高層次的應用技巧,不在於外在的招式,而在於搶勢。勢,掌握的是力的全體,取得了優勢,一個重心的變換,發動的是整體之攻勢,而非祇是一手一足,也就是周身一拳的概念。從中心的定位到重心隨心所欲的變化,就是武術從形到勢、由分到合的學習轉換過程,最終表現,在於達到一體全現、形意合—的境界。
 
 
▲臺北101大樓防風抗震之重要功臣,世界最大(直徑達5.5公尺)最重(660公噸)且唯一外露可供參觀的風阻尼器,101大樓即藉此以維持中定。(101大樓提供)
 
 
 
  談 松
 
  一平衡充實即真松
 
  武術中的松是為了緊,緊是為了用。松與緊,也是太極陰陽二性中一種作用的呈現,能松自然也就能緊。松而不懈具有轉、化之性能,致其用,乃緊而不僵,具體而雷,就是不丟不頂。所以,談松首先要撇清的觀念是:松,絕非不用力,也不是一句放鬆就可以解決的。
 
  武術中的松——平衡、充實
 
  許多人都有學騎腳踏車的經驗,初踩上踏板時,身體還無法平衡,雙手死緊緊地握著把手,歪扭著身軀,跌跌撞撞,一身僵硬;及至技術純熟時,身體神態就顯得輕鬆,技高者甚至可以大膽放手。另外,雜技團中所表演「轉盤子」的絕活,一根細棍子上,擺上一個碗,可令其轉動而不掉下來,當平衡穩定時,表演者的身體也是極為放鬆的。
 
  騎腳踏車、轉盤子,都是達到平衡狀態下的行為,這種平衡是整體性的、有意無意的,一旦著意反而容易失去。換句話說,武術的真松,其實就是中定,同時也說明了,中定的意義,不是呆定在那裏不動或存在於某一個點。
 
  換種角度來看,武術中的松,也可稱為平衡(架構)與充實(內炁)。
 
  松,並非不用力,而是不用局部力,或稱為拙力。當架構連通時,力量平均傳達於肢體,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松、緊二種力量並存,通一節即松一節,要維持這種平衡,動態中另外會涉及關節、肌肉和重心的運作。連通,包括自己連通以及和對手連通,也就是太極拳說的「自己懂勁」和「於人懂勁」二種形態。架構達到連通平衡之後,松中才能緊,也就是松松緊緊、若有若無的內家勁力表現。
 
  初步掌握到架構平衡後,行拳走架時,想像自己全身為一骨架子在動,體會動中的節節貫串,久而久之,得意(骨架運作之意)而忘形(筋肌),不松而松,達到初步的松境。
 
  進一步,則要開始收攝,收到那裏,收到柱功上,以渾元柱為佳。柱功是中國武術獨特的文化特色與精髓,亦是統合陰陽二性的中和之道,中和即定境之呈現,其實,不單單是武術,任何一門技藝的極致,都是定境的呈現。
 
  中和之道的定境,即「動靜之機」、「靜動之機」之初現,至此才能明白中氣之意。定中的真空會開始在身體內部形成壓力(只是形容,不可著相。),進而逐漸充實縝密,層層向外透出,筋膜騰,皮毛攻,炁膿壓力和大氣壓力開始產生互助。當壓力不一致時,則有往來、鼓蕩,到「真意」階段,內外壓力達到平衡,不進不出,此即充實,乃渾元境,亦是太極之境、意氣之境。至此,連骨架子也化了,才可謂松透,也就是空。
 
 
 
▲ 陰陽的中心代表空性,即武術之中定,為真松之境界,不因用力(陽)、不用力(陰)而有區別。
 
  真松,是一種「絕對」的定境,不是相對性,和用力,不用力無關。換句話,松就是松,不因用力與否而有差別。
 
  松境的追求方向
 
  武術不存在松的問題,只有不松的問題。這不是玩文字遊戲,求松,容易流於不同認知之下的自我感覺,部份人會以為,不用力,就代表放鬆了。在身心沒有統合之前,意識上的放鬆,只是表層緊張壓力的短暫釋放,不是真正的松。
 
  求松,在方向上可將「松」字視為「調整」,改變自己原先錯誤的慣性。所謂松腰、松肩,即是調整腰(腰曲)與肩胛(吞盾放胛),及至逗榫無礙,力量可以完全傳達,即是松。至於如何調整,那是功法領域,在此不談。但凡能符合理法之解的,都可以視為正法,不必拘於一門一派。
 
  松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學習。若問松要松到什麼程度,引用「猴鶴雙形」—代宗師陳明侖老師的說法:「最好你朝我吹一口氣,就能把我吹跑。」意味雋永,令人嚮往。
 
 
 
  內功現象
 
  一真空壓力的作用
 
  中國武術講究內外相合,內外的指稱,是法門的方便對照,適用於表達不同層次的意涵。
 
  武術中力的作用,以內外而言,可以簡約的用壓力(內)和彈力(外)來歸納。彈力是架構產生的力量,由骨骼、關節和筋肌所組成,形于屈伸、折迭、吞吐等功能,結合重心、虛實的變化,發揮於攻防技巧之中。壓力屬於內氣的作用,包括呼吸的開張翕合與內炁的真空作用,也就是武術中的內功現象。內外相合是運動生理之自然,從來無須刻意的操作運使。
 
  丹田力與丹田氣
 
  用氣,是人體的本能,一般我們所稱的用力之中,就已經包含了氣的成份在內。說到氣,不可不提到丹田,丹田的概念普遍存在於武術界,其重要性言不可喻,那怕是打土拳的老師父也禽告訴你,打攀要丹田之力。
 
  呼吸屬於生理上的開張翁合作用,翕含時就俞產生壓力。在發力的瞬間,習慣上禽先吐一點氣再閉住,下腹會自然用力,也就是俗稱的丹田之力,以這股壓力結合肢體架構的彈力共同發生作用。呼吸的壓力是短促而有限的,通常只能發揮一股作氣的效果。
 
  丹田之氣是武術中氣沉丹田的功能,實際上,丹田裏面並沒有氣。當形與意收攝到一定程度繼而統合之後,神凝氣聚,外呼吸逐漸細微進而若有若無;後天作用的往來中止了,先天丹田的功能才能真正發動。多數的氣沉丹田所言,是意念導引的生理感受,只要還在後天意識的運作範圍之內,就談不上真正的丹田氣。
 
  換氣的物理觀點
 
  空氣移動進出肺臟是以政變肺部體積的方式,引發壓力差的結果。換氣,因此藉由肺臟的物理性質所影響,包括它們的順應性、彈性度和表面張力。換氣的原理是藉呼吸肌的收縮或舒張,以改變肺內部體積,由肺體積之變化而引起肺內壓的改變。當肺內壓小於大氣壓時,造成吸氣;相對地,肺內壓大於大氣壓即造成呼氣。肺內體積之改變除了受呼吸肌的控制以外,同時也受肺臟組織特性的影響,如肺之順應性,彈性及肺泡的表面張力等因素。所以當肺組織特性改變時,會影響到肺的功能。(Stuart Ira Fox,2006)
 
  魚在水裏不知有水的存在,如同人在空氣中不覺得氣的存在。肺內壓和大氣壓的不平衡,產生了呼吸現象。當肺內壓和大氣壓平衡一致時,呼吸逐漸趨緩、細微,若存若無,或久久來往一次,其間暫時的中止即為息的作用。所謂氣息者,一動一靜,有氣則無息。
 
  後天的呼吸靜止下來時,體內真空狀態所形成的壓力,就屬先天炁脈的作用。壓力的層層滲入、再透出,逐漸彌漫全身而感到柔和充實,由於內外壓力一致(另一種「內外合一」),身體感到輕靈,彷佛浮於空氣中一般,此時,敏感度極高,周遭一舉一動所牽動的氣壓波動,經由傳導戚知,此種現象一般被視為是氣戚,其實是「息」(炁)的作用,太極拳運動被喻為陸地上的游泳,即是此種效應之發揮。氣如流水,周流六虛地流動著,炁才是壓力的作用。
 
  內功與內炁——能量轉換
 
  內炁壓力和呼吸有關,但不是氣功。
 
  一般所謂的氣功,是結合呼吸、意念、導引的髑功,屬於生理氣血的範圍,其功用在於肉身的疏通,對健康有所幫助,和武術的內功也有關聯,但內家所追求的內功指的並不是這個。
 
  氣功不脫離生理的生滅現象,內炁才是武術中所稱的內功,進一步的形容,應該類似於炁脈中壓力的作用。運動是彈力和壓力的結合,壓力若形於血脈中容易造成血壓的升高和心肺功能的負擔,所以不當的運動,會驟發運動性高血壓。氣,通的是血脈:炁走的是炁脈,血脈要求的是通暢,所以呼吸應該配合身體條件而保持自然,不要刻意引導,造成紊亂。
 
  武術家追求內功的動機在於能量的轉換,儒釋道三家都有談及氣的修煉理論與方法,唯三教所言之氣,定義因時因地不同,且多屬於靜態能量,要轉而作為武術的動態用途,並非這麼容易。
 
  明末以來,易筋經、內家學說的出現,都和追尋內功的過程有一定的關聯。今日看來,很容易三言兩語就帶過,在當年卻是尋尋覓覓、跌跌撞撞了好長一段時間,才逐步地摸索到核心,從瞭解到其意,再形成理法、功法,又是一段不短的歲月,前人的心血,切莫以等閒視之。
 
  真意、意氣、靈根與動靜之機
 
  人自呱呱墜地,第六意識尚未開敔,仍保持著丹田呼吸的先天之能,及至第六意識逐漸形成,先天之能封閉,就全憑後天呼吸的作用。呼吸和意念有關,呼吸愈粗,意念就愈雜亂,呼吸愈微,意念就相對凝定。
 
  從易筋經到內家現象可以發覺,易筋經內向化的理論和功法,拼湊之跡明顯,尚未成熟,初期的武術內功效應,也仍在呼吸與導引的範圍之內,直到認清了先天炁與後天氣的差異,武術的內家之門才算真正開敔。
 
  真正的氣是意,即所謂的「意氣」。但此意並非一般的意識,而是「真意」。以下引南懷瑾老師的解釋來作說明。
 
  「真土造化」,這個「土」在正統道家是「意土」,講的是這個意,意就是土。……這個意有個根,叫意根,在佛學的唯識學上講,就是第七末那識,是生命的根根,也就是俱生我執…。道家把真土這個名稱也仿真意,真意不是分別妄想,不是妄想心的意識。
 
  神凝氣眾中間有個媒人叫「黃婆」,這個是真意。黃婆的意思是「中黃真土」,是指真意。……性與命,一個屬陰一個屬陽,性命雙修結合。這兩樣東西如何結合呢?要透過真意,如果用思想用妄想去守竅,有心去入定去求證,那是第六意識作用,沒有用。真意是什麼呢?如如不動,雜念妄想沒有了,也等於禪宗講的「一念不生全體現」,那就是真意境界。
 
  太極拳論的「動靜之機,陰陽之母」、「意氣君來,骨肉臣」、「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和形意拳論的「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都已經認識到先天炁(真意)和後天呼吸之氣的不同。而動靜之機、意氣、真意、靈根所指的,是同一個能量境界。
 
  至於鶴法的靜動之力,拳經中強調. 「禁在氣,不在力。」「禁」,按漢語(閩語或客語亦可)應作「關閉」「終止」解,而不是「憋住」。當後天氣的出入停止,先天炁的作用才能出現。
 
  中國武術的究極之境——氣勁
 
  2010年1 1月23日香港塗行健老師來訪,我們在工作室中閒談武術,當天,我第一次聽到並詳細瞭解「氣勁」的相關內涵,驚喜之情,至今難忘。塗老師今年71歲,習武曆50餘年,參訪過許多武術名家,武學知識、經驗淵博,令人贊佩。塗老師一生的學武經歷,即一部武術史,尤其是遇到正宗馬貴派八卦掌傳人之後,得以一窺中國武術的最高境界——氣勁,令他心甘情願地放下工作,全心投入馬派八卦掌的傳承與學習之中,過程宛如小說情節一般,讓人感動不已。
 
  塗老師在《馬派八卦掌》一書中,敍述了一段他和師伯劉萬川初次見面的經過:
 
  八八年秋,于老師(塗老師馬派八卦掌的師父)首次帶我去見他(劉萬川),一見面就要我聽聽他的勁,我手一伸出來,他手一搭一扣,我人一震,原地不動,全身就像弓弦繃緊了就快要斷了一樣,動都不敢勤,精神上產生一種恐懼感,待他放鬆了,人仍然一時不能動,內部感覺極不舒服,神經不受指揮,過了一會兒,緩過氣來,這才能動。這就是武術的最高境,制人截氣,這已到了氣勁的境界了。
 
  1988那一年,塗老師49歲,習武35年,親炙多位明家調教指點;而劉萬川老先生83歲,70年代時,還曾因喝到假酒,在醫院住了二個月,瞎了一隻眼睛。
 
  一九九O年,香港的一班師兄弟到北京去,到陶然亭去看他,見了面寒喧幾句,即叫人聽聽勁,幾個人中,他挑了最大塊頭的劉勝,比他高一個頭要多,寬多半截,鬼佬大只佬的身裁,一搭手,一個小步連環穿掌,戮了兩下,大劉竟當場臉色發青,不敢再動。他在教我穿掌的時候,也曾讓他戮過,輕輕一戮,就好像讓斧頭撞了一下的那種感覺,震力直達內腑,那力量也不知是從那裏來的。
 
  至於我沒親眼見到的,據姚泉龍兄說,他當時也是于老師帶著去看劉老頭,這是在毒酒事件前的了,一見面就叫聽勁,一搭手一扣一拽,當場全身不能彈動,放了手以後,覺得下半身不是自己的,完全沒有感覺,上下身體好像分了家,完全不受自己的意識控制,待過了一會兒,這才開始有感覺,才可以動步,真是不可思議,至今也不可解釋。
 
  我認為這就是氣勁中意氣的境界與威力,而且,是近代活生生的例子,而非古代的神話。更令我驚訝的是,據劉萬川老先生說,他的功力,頂多也只是其師馬貴的三、四成而已,中國武術的大乘境界,真令人不可思議。
 
  探索意氣之境,才能明白中國武術之所以能讓人死心塌地、如癡如醉地沈迷其中,終其一生,忘情競逐,不是沒有原因的。這類高層次的生命科學與藝術,是透過身體能量開發而達到的性靈覺悟,善武者自然識之。習武至此,彷佛打開了另一扇門,即孫祿堂宗師《拳意述真》所雷:「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
 
2011年7月
 
 
 
 
 
 
 
 
 
 
 
 
 
 
 
 
 2016年5月20日更新
 
 
 
 
 

 

 



  林家樂生命学 looklife——
 
 
林家乐博客武术空间直接链接     林家樂生命学 looklife -- 洞悉生命(洞釋性命) © Copyright by looklife.asia  All Rights Reserved.